欢迎访问深圳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电子信息窗口

稀土管制大限倒数计时!​​全球车厂一片焦虑 竞相寻求应对之策

2025-10-22 来源:钜亨网
390

关键词: 中国稀土出口管制 全球汽车业供应链危机 稀土替代资源 稀土回收 无稀土技术

随着中国稀土出口管制期限逼近,全球汽车业正陷入一场隐密的供应链危机。业内消息显示,多家国际车厂近期正加速在全球寻找关键稀土替代资源,企业高管普遍担忧相关管制措施恐引发零件短缺,甚至导致工厂停摆。

稀土磁铁是现代汽车的“动力神经”,不仅应用于传统燃油车的后视镜、音响及各类感测器,更是电动车驱动系统的核心组件。尽管先前中美达成的阶段性协议曾短暂缓和供应链压力,但今年稍早类似管制已耗尽企业库存,加上中国近期收紧出口许可证发放条件,加上新一轮管制范围扩大,全球车厂正面临更严峻的供应挑战。

根据谘询机构艾睿铂数据,中国掌控全球 70% 的稀土开采量、85% 的精炼产能,以及约 90% 的稀土金属合金与磁铁产量。此次新增管制清单涵盖镱、钬、铕等元素,而这些正是汽车制造的关键原料。

德国金属粉末供应商 NMD 执行长 Nadine Rajner 直言:“当前局势高度紧张,客户正迫切寻求中国以外的供应源,但现实是瑞典等国虽稀土资源丰富,却缺乏将原矿转化为可用材料的精炼能力,尤其在重稀土领域,中国占据全球 99.8% 的精炼产能,其他来源几乎可忽略不计。我们的产品接近售罄,库存已非常有限。”

稀土回收被视为潜在出路,但产业仍处起步阶段。由雷诺支持的 Neutral 公司目前在法国每年从 40 万辆汽车中回收稀土,并与欧洲 15 个汽车品牌合作,但雷诺执行长 Jean-Philippe Bahuaud 坦言道:“扩大回收规模仍是最大挑战。”

即使中国供应商赶在 11 月 8 日管制生效前完成新订单,海运至欧洲也需 45 天。更棘手的是,这仅是汽车业多重困境的缩影。

此前,中国对锂电材料的管制已引发电动车零件担忧,近期中国与荷兰围绕安世半导体的纠纷又威胁汽车芯片供应,加上美国关税压力,产业压力空前,但最核心的挑战仍来自中国对稀土的主导地位。

丰田北美采购副总裁 Ryan Grimm 警告:“他们(中国)有能力在两个月内让整个汽车产业停滞。”

为突破困局,车厂正加速研发低稀土或无稀土技术。通用、采埃孚、博格华纳等企业,以及 BMW、雷诺已推出无稀土马达,英国新创公司 Monumo 利用 AI 技术帮助全球十大车厂平均降低 24% 的马达稀土用量,但这些努力短期内难见成效——无稀土电机大规模商用需数年,而海外新稀土矿开发同样耗时漫长,且中国企业恐以低价策略挤压替代项目生存空间。

供应链专家指出,欧美应对态度分化。美国较重视稀土威胁,欧洲则相对落后。

SC Insights 共同创办人 Andy Leyland 表示,中国企业凭藉成本优势持续扩张,“无稀土电机因价格更高,车厂恐难舍弃含稀土部件,这让相关研发投入风险极大”。稀土贸易商 Jan Giese 更断言:“出口管制不会就此终止。”

全球汽车产业正站在十字路口,不是要突破技术与资源瓶颈外,就是在稀土依赖的阴影下承压。这场围绕着“工业维生素”的博弈,恐将重塑未来十年的汽车供应链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