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深圳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电子信息窗口

商务部宣布对稀土相关技术及物项实施全面出口管制

2025-10-09 来源:电子工程专辑
255

关键词: 稀土管制 商务部公告 稀土管制的影响

10月9日,商务部正式发布公告,宣布对一系列涉及国家安全和利益的物项实施严格的出口管制措施,其中稀土相关技术成为管控的重中之重。这一决定迅速引发了国内外市场的广泛关注,被视为中国在全球资源与技术竞争中迈出的重要一步。

根据商务部发布的公告,此次出口管制措施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等法律法规,经国务院批准后实施。新规明确指出,境外组织和个人在向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出口特定物项前,必须获得中国商务部颁发的两用物项出口许可证件。

具体管控物项包括

含有、集成或混有原产于中国的特定物项:在境外制造的本公告附件1第二部分所列物项中,若原产于中国的本公告附件1第一部分所列物项价值占比达到0.1%及以上,则需申请许可。涉及钐钴磁体、钕铁硼磁体、铈磁体等技术,以及稀土钙硼氧基体材料、稀土金属生产技术和稀土合金材料生产技术等。

使用中国稀土技术的境外生产物项:凡使用原产于中国的稀土开采、冶炼分离、金属冶炼、磁材制造、稀土二次资源回收利用相关技术在境外生产的物项,均受管控,管制编码为1E902.a和1E902.b。

原产于中国的特定物项:直接来源于中国的本公告附件1所列物项,同样需申请出口许可。

相关附件内容请见商务部公告原文:

http://www.mofcom.gov.cn/zwgk/zcfb/art/2025/art_7fc9bff0fb4546ecb02f66ee77d0e5f6.html

军事与敏感用途严格限制

新规对向境外军事用户的出口申请,以及向出口管制管控名单和关注名单所列的进口商和最终用户的出口申请,原则上不予许可。此外,对于用于或可能用于设计、开发、生产、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其运载工具、恐怖主义目的、军事用途或提升军事潜力的出口申请,也一律不予批准。

半导体与人工智能领域逐案审批

针对最终用途为研发、生产14纳米及以下逻辑芯片、256层及以上存储芯片,以及制造上述制程半导体的生产设备、测试设备和材料,或研发具有潜在军事用途的人工智能的出口申请,商务部将采取逐案审批的方式,确保技术不落入不当之手。

人道主义救援出口简化流程

为体现人道主义精神,新规对最终用途为紧急医疗、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自然灾害救助等人道主义救援的出口申请,简化了流程。境外出口经营者无需申请两用物项出口许可证件,但需在出口后10个工作日内通过电子邮件报告商务部,并承诺相关物项不会用于危害中国国家安全和利益的用途。

稀土技术出口管制细节

此次公告还详细列出了受管制的稀土相关技术,包括稀土开采、冶炼分离、金属冶炼、磁材制造、稀土二次资源回收利用相关技术及其载体,以及相关生产线装配、调试、维护、维修、升级等技术。出口这些技术或其载体(如设计图纸、工艺规范等数据)需事先获得商务部的出口许可。

出口经营者责任

申请许可:出口经营者应根据规定向商务部申请出口许可,并提交相关文件。

合规意识:加强合规意识,了解拟出口货物、技术和服务的性能指标、主要用途等,确定其是否属于两用物项。

报告义务:按许可证要求履行报告义务,确保出口活动合法合规。

违规处罚与合规指引

新规明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为违反公告的行为提供中介、撮合、代理、货运、寄递、报关、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和金融等服务。对于违规行为,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同时,商务部还发布了合规指引,要求境内出口经营者在出口报关时填报最终目的国或地区,并向境外进口商、最终用户出具《合规告知书》。境外出口经营者也需在转移或出口受管制物项时,向下一个接收方出具《合规告知书》。

实施时间与影响

根据公告,部分条款自2025年12月1日起实施,而关于原产于中国的特定物项的出口管制则自公布之日起生效。这一决定不仅体现了中国对国家安全和利益的坚定维护,也预示着中国在全球资源与技术竞争中的立场将更加坚定和明确。

业内专家指出,此次出口管制措施的实施,将对中国稀土产业及相关技术出口产生深远影响。一方面,它将有效防止关键技术和资源的外流,保障国家安全;另一方面,也将促使国内企业加强自主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责编:Luff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