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深圳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电子信息窗口
一则融资新闻背后隐藏30位大佬,这家芯片企业有何秘密“武器”?
2024-03-14 来源:贤集网
2997

关键词: 芯片 晶圆 长江存储

武汉一个超级独角兽浮出水面。

投资界从企查查获悉,武汉新芯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简称“武汉新芯”)发生工商变更,一举新增了湖北科技投资集团、湖北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长江产业投资集团等30位股东,名单之长,令人惊叹。

翻开投资方名单,阵容不容小觑。虽然武汉作为中部创投城市之一,但如此大手笔的半导体融资并不多见,堪称武汉年度最大。



一笔超级融资:30位新股东来了

官网显示,武汉新芯位于“中国光谷”——武汉东湖高新区,面向全球客户提供40nm及以上工艺制程的12英寸NOR Flash、CIS和Logic晶圆代工与技术服务。

企查查显示,武汉新芯此次增资一口气引入了30家投资机构,阵容豪华——

厦门炬达二号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武汉金融控股,武汉光谷半导体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武汉光创芯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国鑫创投,招银国际,长投集团,谢诺投资,中信证券,中国农业银行,中银金融,湖北高投,恒盛融通投资,建信投资,中国工商银行,东湖创投,交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海通创意资本,湖北长江直投等等。

整体来看,股东中既有国家级基金也有湖北省内国资,还涵盖了银行系、券商系以及市场化投资机构。

其中,武汉光创芯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武汉光谷半导体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占股比例最高,分别为4.4%。进一步发现,这两家基金背后均属于——湖北省科技投资集团(简称“湖北科投”)。

成立于2005,湖北科投由武汉东湖高新区管委会出资组建成立,是武汉高新区不可忽视的科创力量。官网显示,湖北科投十余年先后推动了武汉新芯、武汉天马、武汉华星光电等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发展,参与投资联影医疗、华大智造、博沃生物、生物样本库、友芝友生物等项目,同时与国内知名产业集团、投资机构共同出资设立了多支产业基金,总资产规模超2870亿元。

另外,还出现了湖北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的身影。2015年组建的湖北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规模不低于300亿元,主要服务于湖北省集成电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和资本运作,是湖北省最大的产业投资基金之一。


武汉新芯——隐藏的超级独角兽

武汉新芯是一家于2006年成立的集成电路技术研发商,坐落于武汉市东湖高新区,而这个地方也被称为“中国光谷”,相关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拥有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使得我国众多科技研发团队在此云集,武汉新芯便是其中之一。



作为一家可提供40nm及以上工艺制程的12英寸NOR Flash、CIS和Logic晶圆代工与技术服务的科技公司,武汉新芯专注于集成电路和相关产品的生产研发,坐拥中部地区首条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项目。从成立至今,其在芯片研发行业所取得的成就可谓数不胜数。

既然有如此出众的成绩,那为何说它是一家“隐藏”的超级独角兽呢?

前面提到,武汉市东湖高新区作为我国的“光谷”,有很多芯片研发团队坐落于此,在我国数字化发展进程如此之快的今天,芯片行业作为处于发展热潮上的新兴行业,使得越来越多优秀的研发团队涌现出来,而武汉新芯作为这浪潮中的一员,虽然优秀,但在整个行业都飞跃发展的时代节点却也显得没那么突出。


为什么武汉新芯能够受得资本青睐?

武汉新芯是长江存储全资子公司,而这个长江存储科技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来历可不小,它是我国第一家存储器晶圆厂,国内芯片行业的龙头企业。有着长江存储的背景,吸引了不少知名投资机构的眼光。

但是,此次各大知名投资机构对武汉新芯的融资都是基于长江存储的光环吗?显然不止这些,长江存储的光环只能说是为武汉新芯拓宽了未来的发展道路,而其自身的技术和创新才是打开行业发展道路的“敲门砖”。

从武汉新芯年表记录发现,其在2021年推出了超小尺寸低功耗SPI NOR Flash产品XNOR™——XM25LU128C,这是国内研发的首款超小尺寸低功耗芯片,可广泛应用于日趋微型化的物联网和可穿戴设备。

“打铁还需自身硬”,根据武汉新芯官网显示的服务支持企业名单中,台湾及海外企业数量超过国内企业,可见其发展状况。如果各大投资机构不能从武汉新芯上看到未来芯片行业发展的希望,那么估计也不会出现如此顺利且大规模的融资现象。


将全力打造国产HBM

随着云计算厂商将更多资本开支投入AI基础设施,AI服务器ODM对2024年展望乐观,预计2024年AI服务器出货量继续大幅增长。相较于一般服务器而言,AI服务器多增加GPGPU的使用,以NVIDIAA100/H10080GB配置8张计算,HBM用量约为640GB,超越常规服务器的内存条容量,H200、B100等算力卡将搭载更高容量、更高速率HBM。据中信建投研报测算,随着算力卡单卡HBM容量提升、算力卡出货量提升、技术迭代带来单GBHBM单价提升,2023年HBM市场规模为40亿美元,预计2024年增长至148亿美元,2026年增长至242亿美元,2023~2026年CAGR为82%。

目前,除了国际存储巨头,国内存储厂商也在入局HBM市场。根据采招网,近日,武汉新芯发布《高带宽存储芯粒先进封装技术研发和产线建设》招标项目,利用三维集成多晶圆堆叠技术,打造更高容量、更大带宽、更小功耗和更高生产效率的国产高带宽存储器(HBM)产品,推进多晶圆堆叠工艺产业化,新增生产设备约17台/套,拟实现月产出能力≥3000片(12英寸)。展望未来,国内存储厂商在HBM技术上的加速突破,有望在AI大浪潮的需求下提升竞争实力,相关产业链也或将受益。


国产存储崛起

近期,SSD 固态硬盘价格一路飙升,2024年2月份主流的PCIe4.0 SSD 1TB规格价格上涨约72%,2TB价格上涨约61%,4TB价格上涨约54%,让广大消费者直呼“伤不起”。在这背后,是存储市场的供需失衡以及技术垄断。然而,国产存储正以惊人的速度崛起,为我们带来了新的希望!

国产存储的发展势头迅猛。以长江存储为例,其研发的 Xtacking 技术,将闪存芯片与主控芯片合二为一,实现了高速、高密度的存储。这一创新技术不仅提高了产品性能,还降低了成本。此外,国内企业在 SSD 市场的份额也在不断扩大。



紧接着华为于2024年2月20日举行的“数据存储新春新品发布会”上,推出了一款消费级固态硬盘。这款产品容量有1TB、2TB、4TB 可选,有可能是由华为自家主控芯片驱动,并使用长江存储颗粒制造的国产产品。关于这款产品的具体细节尚未公布,建议关注华为官方网站或相关媒体报道以获取最新消息。

据统计,2023 年上半年,国产 SSD 市场份额较去年同期增长了 30%。 与此同时,国产存储企业不断加强自主创新,突破技术瓶颈。在闪存芯片领域,国产企业的研发投入持续增加,专利数量逐年上升。部分国产闪存芯片的读取速度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 SSD 产品的性能提升提供了坚实保障。

面对 SSD 涨价的挑战,国产存储企业积极应对。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产能等方式,降低成本。以某国产存储品牌为例,其通过自动化生产线的引入,生产效率提高了 50%,成本降低了 20%。这使得国产 SSD 能够以更具竞争力的价格进入市场,让消费者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