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深圳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电子信息窗口

中创新航新一代“六边形战士”产品矩阵正式发布!

2025-11-21 来源:OFweek锂电网
64

关键词: 新能源市场,中创新航,全球布局,产品突破,生态共建

来自电池联盟的最新数据揭示出新能源市场的蓬勃生机:2025年10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产量为170.6GWh,同比增长50.5%。1-10月累计产量突破1292.5GWh,增速达51.3%。

其中,动力电池装机量方面,10月动力电池装车量84.1GWh,同比增长42.1%;前10个月累计装车量578.0GWh,保持42.4%的稳定增长。

储能赛道同样表现亮眼,据ICC鑫椤储能数据库统计,2025年1-9月全球储能电池出货428Gwh,同比激增90.7%。

在此行业东风下,中创新航交出了一份惊艳的成绩单: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83.42亿元,同比增长50.11%;归母净利润6.8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80.56%。

这家锂电巨头持续高增长的密码是什么?

全球布局

13大生产基地构筑TWh时代产能基石

有数据显示,到2030年,全球动力电池需求将超过7TWh,储能电池需求将超过1TWh。

面向广阔的市场,中创新航前瞻性地在全球布局了13大生产基地,覆盖常州、洛阳、厦门、武汉、成都、合肥、广州、江门、东北、眉山、邯郸以及欧洲、东南亚等关键区域。

这一全球制造网络,不仅完成了对国内主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全域覆盖,更通过规模化效应持续优化成本,提升供应链响应效率,为全球市场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产品突破

全场景解决方案定义技术新高度

11月13日,在合肥举行的以“共建AI生态 共创能源文明”为主题的2025中创新航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中创新航集中展示了其新一代技术产品矩阵,以“六边形战士”般的全能实力,诠释了其业绩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动力领域双线突破:

乘用车与低空经济方面,全新顶流”全能圆柱电池实现满电续航超1000公里,搭载6C+超充技术,5分钟即可补充400公里续航。针对eVTOL领域,电芯能量密度达360Wh/kg以上,系统能量密度270Wh/kg以上,支持1500kW+瞬时功率放电,完美契合低空飞行器对高功率、快响应的极致要求。

商用车方面,“至远”系列全场景解决方案集成三大技术平台:1、“护芯鳞”高强结构与“TPP3.0”热电分离技术保障超高安全;2、高通量离子网络与“零产气”正向补锂技术实现超充长寿命;3、高导锂正负极体系与智能温控技术适应宽温域应用。重卡车型支持4C超快充(15分钟补能),寿命达15年/300万公里;轻商系统能量密度200Wh/kg,续航突破500公里,其中城际轻卡款首次提出10年或100万公里质保,几乎覆盖轻卡全运营周期。

储能领域价值升级:

作为314Ah电芯的首发量产者,中创新航本次推出“至久”系列新一代储能产品,包含588Ah/684Ah电芯,采用热电分离与双绝缘技术,通过全生命周期补锂实现3年零衰减、15000次以上循环,能量密度达450Wh/L。

基于新电芯打造的6.25MWh、6.9MWh集装箱系统,实现了零部件减少30%、故障率降低20%、系统寿命20年与LCOS降低5.8%的卓越表现。其中6.9MWh长时储能系统支持4小时以上应用场景,以“高度集成、安全可靠、超长寿命、超高收益”四大优势,推动公司从“设备提供方”向“能源价值创造者”的战略跨越。

生态共建

多领域签约拓展产业边界

本次大会见证了中创新航生态合作的又一次扩容:与魏桥佳达新能源船舶科技有限公司携手进军船舶领域;联合中国重汽、奇瑞商用车、徐工集团、广汽领程、山东临工、陕汽质子、金龙汽车等主流商用车企深化商用布局;并与中车株洲所、特变电工、新源智储、中国电气装备许继电科储能、中储科技、金风、天津瑞源、中国电建北京院、眉山产投、河南水投等能源巨头共建储能生态。

这些覆盖多领域、多层次的战略合作,不仅是对中创新航技术实力的认可,更构建了一个协同创新的产业共同体,为其从产品供应商向全场景能源解决方案提供者的转型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

总结

通过"全球基地精准布局+全场景产品矩阵+产业链生态共建"的三轮驱动,中创新航正以技术创新为引擎,以生态合作为翅膀,在全球新能源赛道上实现加速超车。

中创新航的发展路径,不仅彰显了中国动力电池企业的硬核实力,更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了可借鉴的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