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深圳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电子信息窗口
智能座舱领跑汽车智能化效率,国产芯片企业打破高通“封锁”
2023-08-10 来源:贤集网
455

关键词: 智能座舱 芯片 人工智能

智能座舱成为了全球芯片厂商竞逐的下一个战场。


进入2023年,联发科官宣与英伟达合作开发集成CPU粒芯的汽车SoC,为下一代软件定义汽车提供全套车载人工智能座舱解决方案;AMD在特斯拉座舱落地后,与亿咖通在智能座舱领域达成了合作,加速在中国智能座舱市场的布局;芯驰科技在4月的上海车展推出重磅升级的全场景座舱处理器X9SP,作为其火热量产中的X9系列新成员,与德赛西威全球首发……

这背后,智能座舱正在领跑汽车智能化的普及,未来市场发展空间广阔。目前,包括宝马、上汽、蔚来、小鹏、理想在内的各大车企都在升级智能座舱系统,并且越来越多车企的新车开始标配智能座舱系统。



智能座舱迎来新变革

作为最容易被用户理解和感知的部分,智能座舱成为车企率先发力的主要方向。智能座舱带来的汽车驾乘体验的升级,正逐渐成为消费者选购车辆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据亿欧智库调研发现,25-35岁的年轻人当中,有51%的人表示将座舱的智能化水平作为其购车的重要参考因素。消费者对智能座舱关注度的提升,带动了其渗透率的快速提升。IHS Markit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市场智能座舱渗透率为48.8%,预计到2025年渗透率有望达到75%以上。

智能座舱的发展对底层芯片的算力、性能、成本、安全等方面的需求逐渐提升。在智能座舱芯片领域,出现了高通8155这一“网红产品”,不少车型也已搭载运行。

不过,正如安信证券研报指出的,随着座舱智能化渗透率的持续提升,主机厂需进一步针对不同车型在性能、成本以及可靠性三者间予以权衡,智能座舱芯片的选择也逐步开始呈现差异化、多样化。芯驰科技等厂商也已崭露头角,国产智能座舱芯片正迎来机会窗口。


高通把持中国90%市场

众所周知,在手机领域,高通骁龙系列芯片,是王者。虽然市场份额不如联发科,但牢牢占据高端市场,收入是联发科的好几倍。

而这几年手机业务发展顶峰之后,高通也思考着转型,而智能汽车则是高通重点押注的方向之一,靠着自己的芯片基础,高通推出了智能座舱芯片,推出了自动驾驶芯片。

后来更是推出了“业内首个集成式汽车超算SOC”,名字叫做Snapdragon Ride Flex,高通的想法是用一颗芯片,来替代原来的6颗芯片,实现汽车的中央计算——同时为智能驾驶、智能座舱、通信等能力提供计算支持。



而高通的汽车芯片,在市场上也是大卖,数据显示,国内最新发布或即将上市的电动车中,“一芯多屏”智能座舱方案中,美国高通的市场份额高达90%,几乎处于完全垄断的地位。

比如大家熟悉的,蔚来ET5、蔚来ET7、理想L9、岚图梦想家、吉利星越L等等国产车,基本上都使用了高通骁龙SA8155P。

而高通新一代的骁龙SA8285P,工艺更是从7nm升级到了5nm,NPU算力也达到了30TOPS,更是获得了车企们的欢迎。

这对于国产汽车而言,其实是一个很要命的事情,因为在电动车中,大家认为三大件是三电系统、智能座舱、自动驾驶。

而智能座舱这么依赖高通的芯片,这肯定不是一件好事情,意味着完全被高通卡着脖子,一旦断供,后果很严重。

同时高通还要推出自动驾驶芯片,甚至中央计算芯片,把智能座舱、自动驾驶一把抓了,一旦高通市场份额高了,那就几乎处于完全垄断电动车核心芯片的地位了。

不过好在目前众多的国产芯片厂商,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觉得电动车再也不能像手机一样,被高通卡脖子了,所以在智能座舱芯片上也是发力。

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数据显示,2023年1-5月,中国市场乘用车前装标配座舱域控制器交付88.46万辆,搭载率已经达到了12%(去年仅有8.66%)。预计2023年全年搭载量将超过300万辆。

而从搭载的车型来看,智能座舱域控制器正在逐步从高端车型向中低端车型渗透。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数据监测,30-35万元车型是搭载座舱域控制器的主力军,搭载率在2022年已经上升到34%,而25万元以下车型的搭载率同样呈现了明显的增长态势。

不可否认,伴随着智能座舱域控制器搭载率的快速提升,尤其是25万及以下价格区间车型搭载域控制器占比的不断提升,中国座舱域控制器主控芯片的市场格局即将发生变化,本土智能座舱芯片将迎来很多的“上车”机会。


国产智能座舱芯片加速“上车”

在此次上海车展期间,车规芯片企业芯驰科技发布了全场景智能座舱芯片X9SP,实现了智能座舱平台性能的全面升级。

芯驰科技联合创始人、董事仇雨菁认为,好的智能座舱芯片产品需要具备全场景覆盖的能力,除了包含智能座舱的液晶仪表、中控导航、HUD、360环视、辅助泊车、DMS、语音/手势识别等功能,还要覆盖智能座舱未来3-5年内的应用。X9SP是一款面向未来主流智能座舱应用的全场景座舱处理器。据介绍,X9SP针对“一芯多屏”的智能座舱设计,在单个芯片上可以支持上述丰富应用场景。



智能座舱搭载的功能越多,对芯片的性能要求自然就越高。据介绍,相比上一代X9HP芯片,X9SP处理器CPU性能提升2倍,性能可达100KDMIPS,GPU性能提升1.6倍,为用户带来更加炫酷的仪表,更加流畅顺滑的安卓系统。X9SP还集成了针对汽车应用场景优化的Arm China“周易” X1 NPU,AI处理能力达到8TOPS,更好地支持DMS、OMS、APA等功能。

此外,X9SP进一步提升芯片集成度,内置了高达1Gpixel/s图像处理能力车规级ISP,可以支持800万像素摄像头输入。X9SP内置的独立安全岛,集成双核锁步Cortex-R5F CPU,主频高达800MHz,无需外置MCU的情况,即可以单芯片的方式实现整个座舱功能,有效地节约系统成本。

智能座舱是车企实现差异化竞争的关键一环。然而汽车座舱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以往很多芯片大概从开始到真正量产可能要2-3年时间。这种情况下,比拼迭代和量产落地的速度对于车企来讲十分关键。智能座舱更新迭代的速度取决于核心芯片的迭代速度。

对此,芯驰能够给客户提供一个敏捷开发、快速迭代的选项。目前X9系列已经大规模量产,覆盖高中低配不同车型。基于此,X9SP和X9HP保持了硬件Pin-To-Pin兼容和软件兼容,方便客户从X9HP量产设计平滑升级到X9SP上,最快一个月的时间即可从X9HP平滑升级至X9SP,并可以实现在同一套软硬件设计上通过贴装X9SP和X9HP两种不同的芯片,实现针对不同车型性能需求的配置,最大程度优化成本,进而帮助客户实现快速无缝升级和量产落地。在发布会当天,德赛西威与芯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全球首发X9SP。


最后

不难看到,汽车产业的变革带动整体产业价值链的升级,有数据预测,2030年我国汽车智能化渗透率将达到70%,汽车芯片含量和重要性成倍提升。

然而不容忽视的是,我国汽车芯片自主率低成为汽车智能化下半场的一大挑战。与此同时,在上一轮“缺芯潮”的大背景下,车企开始重新思考供应链模式,这也给国产芯片企业创造了突围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