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化学获26亿美元正极材料订单,最终客户疑为特斯拉
关键词: LG化学 锂电池正极材料供应协议 美国通胀削减法案 产能布局 特斯拉
近日,韩国化工巨头LG化学宣布与一家未具名的客户签署价值3.8万亿韩元(约合26亿美元)的锂电池正极材料长期供应协议。
LG化学没有透露其客户是谁,但有消息称是日本的松下公司。而提供给松下的阴极材料很可能用于特斯拉使用的电池。
根据协议,LG化学将在2024年11月15日至2029年7月31日期间,向该客户供应总计约10万吨的正极材料。这批材料将全部产自韩国本土工厂,包括清州(6万吨/年)和龟尾(4万吨/年)两大生产基地,足以支撑约76万辆电动汽车的生产。
随着电动汽车厂商纷纷积极行动,力求满足美国《通胀削减法案》中针对供应链采购所设定的各项规定,美国本土电池生产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美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供应链激励政策,使得北美地区的电池生产一跃成为该产业布局的关键核心环节。相关分析人士指出,在这一政策背景下,韩国电池材料供应商已然开始收获实实在在的利益。
而此次合作协议契合美国《通胀削减法案》(IRA)对“关键矿物和电池组件需满足一定比例北美本地化或自贸伙伴国来源”的要求,使客户在享受高额税收抵免的同时,也确保了供应链的安全与合规。
LG化学在韩国本土生产的正极材料,能够为其美国合作企业提供有力支持,助力这些合作方获取与《通胀削减法案》相关的税收抵免优惠。凭借这一优势,LG化学在本土生产的正极材料被纳入“合格供应链”范畴,成为此次美国政策调整的核心受益企业之一。
这份新协议是该公司自去年2月以来所斩获的最大规模订单。
此前,LG化学还与通用汽车签署了一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协议,该协议为期8年,总价值高达25万亿韩元。依据协议内容,LG化学承诺向通用汽车供应95万吨正极材料,这些正极材料足以满足约500万辆电动汽车的生产所需。
目前,LG化学在韩国拥有10万吨的阴极材料产能,其中一半在中国生产。而该公司正在美国田纳西州建设一座新工厂,预计到2026年产能将达到6万吨,并最终翻一番。
当前,LG化学正面临双重挑战:一方面,全球电动车增速放缓导致电池材料需求承压;另一方面,传统石化业务受能源价格波动影响持续低迷。数据显示,LG化学第三季度营收为11.1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为679.7万亿韩元,同比下降11.3%,同比增长38.9%。而新订单带来的确定性收入无疑是一大利好。
值得一提的是,通用汽车、特斯拉近日先后宣布推进“去中国化”,试图在美国本土打造一条完整的非中国化供应链条。预计,LG化学将持续受益于美国企业的供应链的整体调整。
责编:Jimmy.z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