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深圳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电子信息窗口

深度解读《大而美法案》:繁荣表象下的结构性财富转移

2025-07-09 来源:深圳市电子商会
152

关键词: 大而美法案,美国,减税政策,财政风险,行业影响

在2025年7月4日美国独立日这一天,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在白宫签署了一项名为《大而美法案》(The Great and Beautiful Act)的重大立法,这项长达940页的法律文本被视为其政治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法案被宣传为对2017年《减税与就业法案》的延续与升级。后者原定于2025年底到期。新法案提出在未来十年内实施总计4万亿美元的减税措施,并计划削减至少1.5万亿美元的政府支出。然而,根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的评估,这一法案将在未来十年内新增约3.25万亿美元的联邦赤字,使本已高达36.2万亿美元的国家债务进一步攀升。

尽管支持者称该法案将刺激经济增长、提升企业竞争力并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但批评者指出,此类财政政策可能加剧社会财富分配不均,形成一种以国家信用为背书、以立法形式推进的系统性财富再分配机制。

值得关注的是,《大而美法案》中关于个人所得税、企业税率、社会保障项目等关键条款的调整,或将对不同收入阶层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尤其是在高通胀与地缘冲突持续的背景下,这种财政扩张是否具备可持续性,也成为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争论的焦点。

这场立法行动的背后,不仅是经济政策的博弈,更是政治权力与资本利益之间复杂互动的体现。它所引发的,不只是短期的财政变化,更可能是长期的社会结构重塑。

01 法案核心内容与立法背景:一场沿党派路线的激烈博弈

《大而美法案》的立法过程充满戏剧性。在参议院经历了共和党议员倒戈、马拉松式诵读等波折后,最终以51比50的微弱优势通过,副总统万斯投下了关键的“打破僵局”票。随后在众议院以218票支持、214票反对涉险过关,民主党全体议员投出反对票。

法案得名于特朗普惯用的自夸词汇——“伟大”和“美丽”,实质是一份融合税收改革与财政支出的综合性立法。其核心内容包括三大方向:

  • 延续并扩大减税政策:将2017年减税法案中的企业税率从35%永久降至21%,同时大幅提高遗产税免税额。对小费和加班工资实施免税政策,州和地方税的最高扣除额从1万美元提高到4万美元。
  • 结构性调整支出:削减医疗补助(Medicaid)和营养援助计划(SNAP)等社会福利支出,同时增加国防开支(五年约1,500亿美元)和边境安全投入(修建边境墙及羁押设施)。
  • 能源政策转向:取消清洁能源项目税收优惠,包括终止电动汽车购置补贴,同时加大传统油气开采支持力度。


    章节

    重点领域

    核心政策方向

    第一章

    农业与营养

    改革SNAP计划,控制非法移民福利,增强农业补贴

    第二章

    国防事务

    扩大印太司令部资源,发展低成本武器弹药与供应链韧性

    第三章

    银行、住房与城市事务

    削减CFPB与绿色房改资金,支持《国防生产法》投资

    第四章

    商业、科技与运输

    支持火星计划、太空探索,限制绿色航空补贴,回收无线供应链基金

    第五章

    能源与自然资源

    加大油气开采,削减清洁能源投入,推动AI与核电项目

    第六章

    环保与气候资金

    全面撤销绿色新政资金,涉及气候、学校、交通等多领域

    第七章

    税收改革

    延续川普减税计划,推行美国优先税制,取消绿色税收优惠

    第八章

    教育与劳工

    控制学生贷款支出,改革Pell奖学金和贷款豁免政策

    第九章

    国土安全与政府管理

    国土安全与政府管理

    第十章

    司法与移民

    上调移民收费,限制非法移民庇护权与资格,强化执法拨款

    受益行业

    受损行业

    中性影响

    化石燃料:新油气区块拍卖,碳捕获补贴提高

    电动汽车:终止7500美元购车补贴

    科技公司:AI监管暂停条款被删除

    军工:五年1500亿美元国防投入

    可再生能源:税收抵免窗口期结束

    半导体:新建厂税收抵免提高至35%

    房地产:机会区税收优惠永久化

    高等教育:捐赠基金税最高8%

    初创企业:合格小企业股票免税额度提高

    零售业:维持21%企业所得税

    医疗保健:医疗补助削减导致1600万人失保

    航空:125亿空中交通管制改革资金

    私募股权:附带权益税收优惠保留

    国际电商:终止800美元以下包裹免税

    制造业:设备投资税收抵扣加速

    表:大而美法案主要章节内容概览

    法案从诞生之初便充满争议。参议员伯尼·桑德斯将其称为“送给亿万富翁阶层的礼物”,《纽约时报》则评价为“反派版罗宾汉的劫贫济富:从穷人手中拿走数千亿美元,然后分给富人”。

    桑德斯披露的数据显示,该法案为最富有的1%美国人提供9750亿美元税收减免,为最富有的0.2%美国人提供2110亿美元遗产税豁免,大型企业收获9180亿美元减税大礼。

    02 行业影响:结构性利益重组

    赢家阵营:传统产业与资本利益

    化石燃料行业成为最大受益者之一,被游说者称为“本垒打”。法案规定在阿拉斯加、墨西哥湾公共土地和联邦水域进行新油气区块租约拍卖,恢复较低特许权使用费率,并提高对碳捕获采油项目的补贴。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商还可抵扣某些钻探和开发成本,这是企业替代性最低税的一个例外条款。

    军工复合体迎来盛宴。五角大楼将在五年内为舰船、弹药生产和导弹防御系统等大型项目投入约1,500亿美元,其中包括为计划中的“金色穹顶”反导系统支付的约250亿美元首付款。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Palantir Technologies等军工承包商将从中获益。

    房地产开发商获得多项税收优惠保留和扩大。法案将“奖励折旧”政策延续,允许房地产公司100%抵扣许多房产改善费用。针对房地产开发的税收递延“机会区”投资被永久纳入税法,低收入住房税收抵免计划也扩大了12%。

    私募股权行业成功规避了税负增加。尽管特朗普曾要求提高对附带权益收入的税收,但相关条款未出现在最终法案中。私募基金经理继续享受长期资本利得的较低税率,而非普通收入税率,这一制度被批评者认为将劳动报酬伪装成了资本利得。

    零售行业因企业所得税率维持21%而受益。在2017年税率从35%下调前,零售商支付的实际税率最高。像梅西百货和Kohl's这样主要在美国运营、在制造和研发方面投入较少的企业,成为税率维持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输家阵营:新能源、教育与民生

    电动汽车产业遭遇重创。法案终止对购买或租赁电动汽车最高7,500美元的补贴,2025年9月30日之后购买的车辆将无法享受此项抵免。这对特斯拉、福特、宝马、现代等汽车制造商构成严峻挑战,其市场份额本就停滞在新车市场的8%左右。家用充电站税收抵免也将于2026年6月30日到期。

    可再生能源面临发展断崖。在12个月的新项目启动窗口期过后,开发商将不再有资格获得特别税收抵免。尽管美国太阳能电池板工厂可能看到订单短期增长(因开发商抢在截止日期前完成项目),但长期看,开发商可能转向从中国采购更廉价的设备。

    高等教育机构遭遇针对性征税。法案根据私立学院和大学的财富水平,对其年度投资收益分别征税8%、4%和1.4%,远高于目前1.4%的税率。哈佛、耶鲁、普林斯顿、斯坦福和麻省理工等顶尖学府将按最高8%缴税,而学生少于3,000人的小型学院获得豁免。

    医院与低收入群体承受福利削减。法案削弱各州提高医疗补助支付款项的权力,将最高税率从医院患者净收入的6%降至3.5%。同时,医疗补助参保者面临新的工作要求(每月80小时工作/志愿服务)和更频繁资格审查。SNAP(补充营养援助计划)受助人资格也进一步收紧,预计将有超过1600万美国人失去医疗保险。

    国际电商与物流遭受冲击。法案终止了价值800美元以下包裹免税进口的小额豁免规则,这将影响像Sézane服装和Diadora运动鞋等直销品牌。联邦快递、UPS、DHL等物流企业近年受益于电商包裹激增,新规可能导致运输量回落。

    表:大而美法案对各行业的影响对比

    03 财政风险与全球经济冲击:债务炸弹滴答作响

    《大而美法案》最受诟病之处在于其将大幅推高美国债务水平。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预测,该法案将在未来十年新增约3.3万亿美元赤字,使公众持有的联邦债务与GDP之比从目前的略低于100%推高至130%以上,远超1946年106%的历史峰值。

    穆迪警告称,到2035年,美国财政赤字占GDP比重将达到近9%,已因此下调美国信用评级。品浩(Pimco)创始人比尔·格罗斯形象比喻:“美国政府就像一个拿着一张信用卡的青少年,这张信用卡在必须还款之前是无限额的。‘还款日’的到来不是以违约的形式出现的,而是以美元走软和利率上升的形式。”

    债务膨胀的传导机制已引发市场担忧:

    美债供需失衡:上海交通大学高级金融学院教授胡捷指出,法案将导致美债发行量激增,在市场供大于求情况下,美债吸引力下降。
    利息负担恶性循环: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高级副总监白雪分析,利息支出将成为财政最大负担,挤压国防、基建等必要开支,形成“借新还旧”的恶性循环。
    美元信用根基动摇:法案加剧的财政赤字正动摇美元信用基础,美联储独立性受质疑逐渐削弱美债的避险地位。

    全球冲击波已开始蔓延:

    资本流动波动加剧:穆迪下调美国信用评级加剧市场对美财政可持续性担忧,资金加速撤离美元资产转向黄金、日元等避险资产,引发全球资本市场震荡。
    新兴市场承压:美国债务上限提高5万亿美元形成“磁吸效应”,促使国际资本回流美国,新兴市场面临资金外流、本币贬值及输入性通胀三重压力。
    全球融资成本抬升:美国利率中枢上移带动全球利率同步走高,增加各国政府和企业的融资成本,对新兴市场国家债务可持续性构成严峻考验。
    贸易秩序重构:法案中高关税政策和“报复性”税收条款加剧贸易摩擦。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测算,若美国关税威胁全面落地,日本对美出口规模将缩减20%-30%,国内生产总值预计下降约1个百分点。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法案通过前就多次“炮轰”,称这个“荒唐”的法案一旦实施将“摧毁美国数百万个就业岗位”,给美国带来“战略性伤害”,“让美国走上被债务奴役的快车道”。桥水创始人瑞·达利欧警告,该法案“反映了一个宁愿迎合选民也不愿审慎行事的政治体系”,最终可能导致债券市场下滑、严重经济萎缩或美联储助长通胀的干预措施。

    04 法案的政治本质与历史定位:一场制度化的财富转移

    《大而美法案》本质是一场隐蔽而巨大的财富转移。其政策设计将本应属于全民的财政资源“赠予”富裕阶层和企业股东,同时通过加征关税填补减税造成的财政缺口,而由此增加的成本最终由国内消费者,尤其是中低收入群体承担。

    耶鲁大学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联合研究发出严厉警告,法案拟议的削减措施可能造成每年超过5万美国人的“不必要死亡”。而根据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分析,美国政府今年以来实施的关税措施已使物价水平推高2.3%,相当于每个家庭平均损失约3800美元购买力。

    这种“减税+关税”的政策组合,深刻揭示了美国政治经济体制的沉疴:政策制定被强大的资本利益集团深度影响,从而系统性地为其服务。桑德斯指出,这正是“腐败的竞选融资体系”的直接体现,亿万富翁阶层通过巨额政治献金换取对自己有利的政策回报。

    从历史维度看,《大而美法案》是特朗普政治哲学的终极实践:

    经济民族主义:通过关税保护与制造业回流政策,强化“美国优先”原则
    传统价值回归:削减清洁能源投入,扶持化石燃料行业,逆转奥巴马-拜登气候政策
    精英利益优先:延续资本利得税优惠,扩大遗产税豁免,巩固财富代际传递
    联邦权力收缩:压缩社会福利项目,将医疗、教育等责任转移至州政府与个人

    法案的长期悖论在于:一方面希望通过减税刺激经济增长,但摩根士丹利全球首席经济学家赛斯·卡彭特指出,关税的不确定性会使商业规划复杂化,该机构估计法案虽将在2026年提振经济,但随后转向中性,接下来是负增长。美国税务基金会研究显示,减税措施仅能在大约30年内推动美国经济增长0.8%,远不足以抵消数万亿美元的税收减免。

    《大而美法案》如同一面多棱镜,折射出美国政治经济的深层裂痕。在独立日的烟花中签署的这份法案,表面上庆祝美国自主与繁荣,实则将加剧社会分化与财政风险。

    法案精心设计的税收优惠使财富向上集中,而1600万美国人将失去医疗保险,1200万低收入人群面临福利削减。这种政策选择揭示了美国政治体系对资本利益的系统性倾斜,正如桑德斯所言,这是“腐败的竞选融资体系”的直接产物。

    随着美国国债突破41万亿美元,债务占GDP比例奔向134%,美元信用根基开始动摇。这场实验不仅关乎美国经济走向,更将重塑全球资本流动与贸易秩序。新兴市场面临资本外流压力,全球供应链被迫重组,中美经贸关系不确定性加剧。

    《大而美法案》的最终评判或将由历史作出,但其引发的财政风险与社会分化,已然成为特朗普政治遗产中最具争议的篇章。

    免责声明

    本文章仅供读者参考阅读,文中引用的部分数据是基于网络收集的公开信息整理而成。由于信息来源的广泛性和时效性,我们无法保证所有数据的绝对准确性和完整性。因此,对于文中可能存在的不正确数据引用或信息偏差,我们不承担任何责任。

    我们致力于为读者提供客观、准确的信息,但受限于信息获取渠道和自身能力,难免存在疏漏和不足。如果您对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发现任何错误,请及时通过后台与我们联系。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您的反馈,并根据实际情况对相关文章进行更正或下架处理。

    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