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深圳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电子信息窗口
华为热搜之拗:不造车造鸿蒙,鸿蒙手机拒绝非议
2021-05-26 来源:华强电子网
3286

今天,华为微博上郑重对外公布,计划在6月2日正式举办鸿蒙产品发布会。而鸿蒙手机操作系统开机画面视频也同时被披露,并表示“‘鸿’鹄志远,一举千里。承‘蒙’厚爱,不负期待”,寓意接下来鸿蒙对手机设备的覆盖。

HW1.jpg

今日上午,“鸿蒙手机来了”登上微博热搜。话题一出也迅速引发网友热议,华为作为国货之光,主流声音更多是表达出期待与支持,还有不少华为手机用户反馈出自己已经用上鸿蒙系统,有极致的“丝滑体验”,反正就是很捧场了。不管如何,编者也不希望看到过度捧杀,用户提出更多改善的意见、或者不同的声音,更难能可贵。

HW3.png

HW4.jpg

 如此一来,此前只用于可穿戴设备、智慧屏等产品的鸿蒙操作系统,将进一步在更多产品品类上使用,这能进一步在操作系统层面实现万物互联。华为EMUI微博随之也正式更名为HarmonyOS。而从二级市场来看,鸿蒙概念指数也涨势逼人。

HW2.jpg


华为野心之拗,鸿蒙拒绝非议

华为自2012年开始规划自有操作系统,并于2年前正式发布HarmonyOS,并在华为智慧屏上投入使用。去年9月,华为继续发布了HarmonyOS 2.0,应用的设备也延展至华为WATCHGT2 Pro等产品。

实际上,目前华为也在不遗余力的推广这个系统,积极与全球排名前200的App厂商沟通合作,共同开发跨终端设备的应用。预计今年底搭载鸿蒙操作系统的设备数量将达3亿级别,其中华为设备超过2亿台。换言之,面向第三方合作伙伴的各类终端设备数量也会超过1亿台。

 15.jpg

编者也认为,数字商业的终极竞争,去到最后会沦为操作系统的对抗,鸿蒙操作系统主要是打通了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华为积极推广鸿蒙手机等扩展“朋友圈”,主要也是倒逼华为摆脱芯片限制带来的业务风险,通过鸿蒙OS来实现业务的延续,改变单纯售卖硬件的商业模式。

毕竟,全球市值居前列的科技公司,基本都拥有自家的操作系统,苹果、谷歌、微软无一例外。以往主要是IOT设备和手机互联,用户的多设备之间配对共享比较麻烦,而设备与设备之间又难以互连。在鸿蒙同一套系统体系下,方便了产品之间的共享及连接,解决了以往的操作系统碎片化问题,提高了运行效率。

HW9.jpg

而当用户习惯了同一操作系统下的跨平台协同,身边的IOT设备也会逐渐选择华为这类有整合生态能力的企业,甚至直接转换成“产品全家桶”。届时,企业之间的竞争也会从单一产品线上升到生态体验,用生态俯视产品,这就是华为的“升维打击”。因此,单一产品企业也面临着要接受加入鸿蒙体系的压力。

16.jpg

总的来说,鸿蒙并不能简单理解成一个手机系统,而是面向应用生态超级终端的操作系统。实际上,不仅在华为的1+8+N生态内的产品可以使用鸿蒙,包括今后经过鸿蒙认证的第三方产品,也同样能够获得和华为产品一样的体验。

因此,这也是华为进入生态巨头的敲门砖,甚至是华为智能汽车的战略支点。虽然华为昨日再度重申不造车,也不会投资、控股、参股任何车企,一再强调华为是部件供应商,不代表华为亲自造车。

 src=http___file.elecfans.com_web1_M00_B2_CC_o4YBAF4Wid2AGg-aAACiBUbF3ws310.jpg&refer=http___file.elecfans.jpg

但现阶段来看,华为三十多年积累的ICT技术能力,暂时是想帮助车企造好面向未来的车,提供基于华为ICT能力的智能网联汽车部件。此轮选择了北汽、长安和广汽三家车企作为战略合作伙伴,也是为了支持它们打造各自子品牌,什么时候亲自造车已不重要。

虽然,鸿蒙操作系统生态已有超过一千个智能硬件合作伙伴,50余个模组和芯片解决方案合作伙伴,但最新数据显示,在移动终端操作系统领域, Android和iOS市场占比超过99%,占据绝对优势,其他操作系统市场份额占比还不到1%。

HW5.jpeg

因此,鸿蒙操作系统想在日后在市场份额上有一定的影响力,还需要更多合作伙伴的支持,共同建立生态。还记得鸿蒙系统在刚对外公布时,曾被质疑是“PPT系统”;而推出开发者版本后,又被戏谑为“安卓换皮”。

华为鸿蒙在赚足流量的同时,也承受了不少非议。鸿蒙系统正式登上手机后,将迎来用户对其开发质量和生态的最终考验,而华为的野心也会逐步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