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深圳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电子信息窗口

中国显示面板全球份额首超50%

2025-11-17 来源:电子工程专辑
73

关键词: 中国显示面板企业 全球市场份额 中国显示面板产业崛起 显示面板技术创新 产业集聚与政策支持

2025年上半年,全球显示面板产业迎来历史性转折点。根据最新市场数据,中国显示面板企业全球市场份额首次突破50%,达到52.1%,标志着中国正式主导全球显示面板市场。

这一数据来源于权威市场研究机构Sino Market Research发布的报告。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球主要面板制造商总销售额为562亿美元。

其中,中国企业销售额达到293亿美元,同比增长7%,市场份额首次超过一半。与此同时,韩国企业销售额同比下降9.5%,市场份额跌至30%左右。

市场份额的历史性跨越

数据显示,中国显示面板企业在全球市场的份额达到52.1%,首次占据全球市场的半壁江山。这一里程碑式突破标志着显示面板行业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

全球主要面板制造商上半年总销售额为562亿美元,其中,中国企业贡献约293亿美元,同比增长7%,增速稳健。

与中国企业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韩国厂商销售额同比下降9.5%,市场份额降至30%区间;日本企业表现更为疲弱,销售额大幅下滑16.7%,市场份额仅剩3.5%。

曾经在显示面板领域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韩系厂商,正逐步失去市场优势。这一变化与中国企业近十年的持续技术积累和市场拓展密不可分。

中国企业盈利能力跃升

在市场份额提升的同时,中国显示面板企业的盈利能力也实现显著增长。TCL上半年净利润达43.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4%;京东方净利润为32.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15%。这两家企业的营业利润水平仅次于行业龙头三星显示,分别位列全球第二和第三位。

中国显示面板企业盈利能力提升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和技术升级。近年来,京东方、TCL华星等企业持续扩大85英寸及以上超大尺寸面板产能占比,推进高端产品迭代。

高端显示产品助力中国企业实现利润高增长。随着技术和人才大量流向中国,中国企业的追赶速度加快,已对韩国厂商构成实质性威胁。

在下一代显示技术OLED领域,中国企业也在加速追赶。据市场研究公司Omdia预测,中国在全球OLED产能份额将从今年30%提升至2030年的42%,同期韩国份额预计从69%下降至58%。

2024年,京东方完成近1.4亿片柔性OLED产品出货,多款高端折叠产品实现客户独供,并开发出全球首款三折叠产品。

TCL华星也完成产线LTPO和Tandem产能改造升级,推进更低功耗产品的技术迭代。

尽管中国企业在OLED领域增长迅速,但该业务盈利能力仍有提升空间。京东方方面坦言,受市场竞争及折旧压力影响,公司柔性AMOLED盈利能力有待持续提升。

产业集聚与政策支持

中国新型显示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产业集聚效应和政策支持。2024年中国新型显示产业产值规模突破7400亿元,同比增长12%,全球市场占比超过49%。

作为显示产业重要集聚地,四川省已汇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超过150家,新型显示产业链完善度超过70%,产业配套率超过45%,整体竞争力位居全国前三。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加强顶层设计,科学谋划“十五五”时期产业发展新规划,不断优化新型显示产业发展政策环境,引导国内产业有序布局。

2025世界显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上,13个新型显示产业合作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额达157.4亿元。这些投资将进一步夯实中国在显示领域的领先地位。

中国显示面板产业的崛起不仅体现在传统消费电子领域,在车载显示、智能穿戴等新兴应用场景也表现活跃。2024年全球车载显示面板前装市场出货量达到2.0亿片,同比增长7.3%。

京东方精电车载显示业务营业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公司加强Mini-LED、OLED等技术在车载显示应用领域的开发。

TCL华星2024年车载前装市场出货约800万片,同比增长61%。

显示技术与5G通信、人工智能、虚拟/增强现实、超高清视频等新技术深度融合,在智能终端、智慧文旅、车载医疗、元宇宙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

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秘书长董敏表示:“在上游端,中国供应了全球75%以上的显示面板;终端产品方面,中国已是全球创新产品的策源地和新品首发地。”

全球显示面板产业正经历新一轮技术变革,TFT-LCD和OLED等主流显示技术持续迭代,Micro LED、硅基OLED、电子纸、3D显示等前瞻技术取得系列突破。面对这一趋势,中国企业正加大研发投入,扩大产能优势。

市场研究机构Omdia预测,2026年全球显示面板总面积需求将同比增长6%。随着生产成本下降,更大尺寸的显示面板将以更具吸引力的价格进入消费市场,这将进一步巩固中国面板企业的规模优势。

责编:Amy.w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