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深圳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电子信息窗口

本田墨西哥工厂因安世半导体事件停产

2025-11-03 来源:电子工程专辑
77

关键词: 安世半导体供应中断 本田停产 日产缺芯 安世半导体

受安世半导体(Nexperia)供应中断影响,本田、日产等多家日本车企的生产运作陷入困境。

当地时间10月28日,本田位于墨西哥塞拉亚的工厂宣布停产,是本田出口北美市场的重要基地。几乎同时,本田加拿大阿里斯顿工厂也因缺芯减产一半,并计划停产一周。

据悉,本田墨西哥塞拉亚工厂尚未明确何时能恢复生产,受此次停产影响的汽车具体数量也不清楚。该工厂主要生产本田HR-V车型,年产量约为20万辆,不仅承担着满足墨西哥本地市场需求的任务,还向美国市场出口产品。

而本田阿里斯顿汽车装配厂工会主席维托·贝亚托(Vito Beato)也在社交媒体上表示,自10月27日起,工厂已减产一半,并计划自10月30日起停产一周,接下来一周再恢复一半产能。目前,该工厂员工已被通知临时停工。

考虑到北美市场是本田全球最重要的利润来源之一,在2023和2024财年贡献了超过40%的全球销量,任何生产中断都可能对其财年盈利能力构成显著影响 。

目前,本田公司的官方回应侧重于强调其正在努力减轻供应链中断所带来的影响,并积极寻求替代方案。

此次危机的根源,远非简单的商业纠纷。安世半导体前身属于飞利浦半导体标准产品事业部,后经业务分拆、资产重组,最后于2019 年被闻泰科技并购拿下,成为中资控股的跨国企业。该公司产品,尤其是功率半导体器件,广泛应用于汽车的电源管理、电机控制、刹车系统等关键领域,是现代汽车电子架构中不可或缺的“心脏”。

然而,2025年9月底,荷兰政府以“国家安全”和“防止关键技术外流”为由,强行冻结安世半导体全球30个主体的运营,并暂停了其中国籍CEO张学政的职务。这一举动,被广泛视为在美国施压下,对中资企业的一次针对性干预。

荷兰政府的单边行动,迅速引发了中方的反制。安世半导体(中国)于10月23日发布声明,明确指出荷兰总部的决定在中国境内“无法律效力”,并强调中国区业务运营正常,所有生产和合作均依法进行。

这一声明,实质上宣告了安世半导体中国与荷兰总部的“切割”。由于中国承担了安世半导体超过70%的封装测试产能,以及关键原材料(如稀土)的供应,荷兰方面接管的“空壳”实体瞬间失去了全球供应能力,导致其客户订单无法交付。

作为安世半导体的重要客户,日本汽车制造商协会(JAMA)早在10月23日就发出警示,称会员企业已收到芯片交付无法保证的通知。

本田和日产迅速做出反应。本田采取“战略性调整”,优先生产不依赖安世半导体芯片的车型,并紧急评估替代方案,但技术验证周期长,短期内难以完全替代。日产则坦言,其芯片库存仅能维持到11月初,供应链短缺“是个大问题”。

这场危机的影响范围远不止日本车企。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和美国汽车创新联盟均发出预警,若问题无法解决,欧洲和美国的汽车生产同样面临中断风险。

此前,德国大众已因安世芯片短缺暂停了高尔夫和途观的生产线。安世半导体作为全球汽车功率芯片的“隐形冠军”,其产品在电子控制单元(ECU)中具有高度专用性和不可替代性,车企难以在短期内找到适配的替代品。

 

责编:Jimmy.z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