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内四发“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凯美特气为何市值翻倍狂飙?
10月14日,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向凯美特气询问:市场传闻,贵公司向新凯来和上海微电子的光刻机提供光刻机气体,销售额在50亿左右,请问是否属实。
对此,凯美特气称,该问题内容不属实。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8月28日,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提问,请问贵公司与新凯来等公司有业务往来吗?凯美特气回复称,“截至目前尚未开展合作。”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凯美特气年实现营业收入3.1亿元,同比增长10.52%;归母净利润5584.61万元,较去年同期亏损5594万元成功扭亏,同比增长199.82%;扣非归母净利润为4970.64万元,较去年同期亏损6149万元实现扭亏为盈,同比增长9426.33%。
据统计,该公司的主要产品氢气、二氧化碳、燃料、空分气体、特种气体,上半年分别实现营收1.04亿元、0.98亿元、0.88亿元、0.13亿元、0.0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30%、6.53%、14.69%、56.27%、8.74%。
由此可见,凯美特气当前在盈利能力方面的改善可圈可点,但距“销售额50亿元”的规模还相去甚远,况且仅是应用于半导体等领域的电子特气这一项业务。
另一方面,2023年中国电子特气市场规模攀升至249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279亿元至317亿元,期间将维持12%至13%左右的复合增长率。虽然国内市场在快速增长,但留给凯美特气的容量空间相对有限,而且电子特气行业竞争激烈,各企业均在加码攻坚布局。
然而,得益于业绩显著改善、电子特气突破和公司治理优化等因素,凯美特气近两个月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可谓“一骑绝尘”,大幅优于国内同行业企业。
据集微网了解,凯美特气自8月15日起至今连续四次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即当日公告,公司股票连续三个交易日内(2025年8月12日、2025年8月13日、2025年8月14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
9月22日公告,公司股票连续三个交易日内(2025年9月17日、2025年9月18日、2025年9月19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9月24日公告,公司股票连续两个交易日内(2025年9月22日、2025年9月23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10月14日公告,公司股票连续两个交易日内(2025年10月10日、2025年10月13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
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相关规定,上述情况属于股票价格异常波动的情形,即当股票连续3个交易日收盘价涨跌幅偏离值(个股涨跌幅-对应指数涨跌幅)累计达±20%,触发异常波动标准。而凯美特气四次发布的“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均是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
进一步来看,以8月11日的收盘价12.41元的收盘价为基准,凯美特气截至10月13日的股价已涨至27.32元,大幅增长120.15%。同一时期,金宏气体股价从18.22元涨至21.73元,增长19.3%;中船特气股价从35.19元涨至43.80元,增长24.5%;和远气体股价从27.32元涨至36.75元,增长34.5%;华特气体股价从54.54元涨至77.18元,增长41.5%。
显而易见,受关键技术突破、行业需求增长以及政策支持等因素共同影响,国内电子特气上市公司近一段时间获得更多市场资本、机构资金等青睐,进而实现了股价集体上涨。
在这背后,电子特气作为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清洗、光刻、刻蚀、掺杂、外延沉积等半导体工艺制程中,是我国追求半导体领域独立自主的必经领域。但目前我国高端电子特气自给率较低,国家各部委相继发布了《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目录》、《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等指导性政策,推动电子特气国产化,保障下游供应链安全和需求。
那么,凯美特气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为何相对突出,包括今年以来至今股价从5.7元涨至25.71元,涨幅达351.05%,以及两个月内(8月11日至10月13日)实现股价翻了一倍以上?
行业分析指出,当前凯美特气正处于“基本面修复+新兴业务突破”的双轮驱动阶段。短期内,业绩改善、光刻机概念催化叠加资金流入成为推升股价的主要动力;中期来看,凯美特气在电子特气认证壁垒、客户拓展以及国产替代大趋势下,形成稳定成长逻辑。
公开资料显示,凯美特气主营业务为高纯二氧化碳、氢气、燃料气及电子特种气体,在二氧化碳行业保持龙头地位,并持续布局大芯片半导体、航天、医疗等高端领域电子特气产能。
据了解,凯美特气于2017年设立电子特种气体分公司并投建电子特气项目,目前公司光刻气产品已获得ASML子公司Cymer及GIGAPHOTON等光刻机厂商的合格供应商认证,准分子激光气体产品已获得Coherent(相干)认证,成为国内少数进入国际半导体供应链的企业,强化了市场对电子特气国产替代能力的预期。此后,凯美特气积极切入国内外高端客户,而且已经与部分国内龙头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推动电子特气业务收入快速增长。
目前,凯美特气正致力于在多个地区扩张新产能,其中福建凯美特气体有限公司火炬气装置三段放空综合利用项目进入竣工环保验收环节。治理方面,公司取消监事会、设立审计委员会,并修订多项议事规则,进一步提升企业决策效率和管理水平;通过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于2025年上半年实现将资产负债率降至27.53%,较去年同期资产负债率减少4.72个百分点。这些举措也增强了市场对该公司的认可信心。
未来,随着电子特气国产替代进程加快及氢能等新兴领域需求上升,凯美特气有望借助产能扩张打开增长新空间。华鑫证券发布的研报称,凯美特气由二氧化碳等食品用气切入电子特气领域,光刻气产品已被用于多家半导体企业。预测该公司2025年至2027年主营收入分别为6.52、7.20、8.0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4、1.23、1.43亿元。
不过,尽管存在技术突破、国产化和行业需求增长等利好因素,但凯美特气也仍面临电子特气市场竞争加剧等挑战和风险,以及其产能建设项目的进度和产品价格、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也可能对业绩造成影响。另外,由于目前营收规模相对较小,凯美特气的电子特气业务放量速度和规模效应能否支撑当前股价和市值(178.77亿元)还需持续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