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深圳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电子信息窗口

共享单车自动锁车,央视曝或与“一码多车”乱象有关

2025-10-16 来源:电子工程专辑
101

关键词: 共享单车自动锁车 一码多车 用户安全 共享单车

过红绿灯时,单车突然卡住,连人带车重重摔倒在地,检查车辆发现车锁已关闭。这不是偶然,而是多地共享单车用户正在经历的惊魂时刻。 

“在红绿灯转弯时,单车突然被卡住了,连人带车重重摔倒在地,我检查车辆,发现车锁关闭了。”上海的洪女士回忆起今年7月发生的意外,仍心有余悸。她的手臂和膝盖都有不同程度擦伤。 洪女士的遭遇并非个例。在社交平台上搜索“共享单车自动关锁”,可见北京、广东等多地均有类似案例报告,涉及多个共享单车平台。 

自动锁车事件频发,用户安全堪忧 

近期,共享单车在骑行中突然自动锁车的情况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多地用户反映,在等红绿灯或上坡途中,车辆突然锁车或出现车轮抱死等情况,导致用户不同程度受伤。 

面对用户投诉,部分共享单车平台回应称,经技术团队排查,未发现车辆存在技术缺陷导致自动落锁的情况。平台推测事故原因可能包括两点:一是用户未关闭开关锁页面,手机摩擦误触“还车”按钮;二是用户未扫码直接骑行他人未落锁的车辆,而前一用户后续关锁导致。 

然而,这些解释与实际情况存在明显矛盾。受害用户普遍表示,他们在使用共享单车时代码正常扫描二维码,订单处于服务状态,却依然遭遇了行驶中突然锁车的危险情况。 

更令人担忧的是,受伤用户往往难以获得合理赔偿。洪女士向平台申诉后,客服虽表示抱歉并向其账户充值50元作为补偿,却拒绝承认车辆存在自动锁车问题。 

平台说法与实测结果存在明显矛盾 

针对平台提出的“误触还车按钮”说法,央视记者进行了实测验证。实测结果显示,在正常骑行场景中点击还车按钮,不同平台均弹出类似“系统检测到车辆仍在移动,请在车辆静止后重新还车”的提示,无法完成锁车操作。 

即使车辆处于慢速推行状态,单车仍会延续安全保护逻辑,提示“车辆未停稳,关锁失败”。只有当车辆完全静止时才能完成锁车。某共享单车运营负责人明确表示:“只要车辆在动,怎么还都还不了。在骑行过程中,不管是后台操作,还是手机放在口袋里误操作,都还不了车。” 对于平台提出的“用户骑行他人未落锁车辆”的推测,业内人士指出,虽然这种情况可能存在,但平台表述的“远程落锁”功能实际上需要满足严格条件才会触发。 

某共享单车运营负责人解释:“我们会划一个区域,超出区域有提醒,在一两公里的时候会断助力,但是不会锁车。锁死的可能性是,比如1个小时之内,通过中控、GPS、信号检测都判断这辆车在原地不动,后台就会有一个锁车指令。” 

 “一码多车”乱象成为自动锁车真因 

据央视网报道称,调查发现,造成共享单车骑行途中自动锁车的主要原因可能与平台超量投放有关。为抢占市场和扩大用户流量,一些共享单车平台在城市部分区域违规大量投放车辆,存在“一码多车”的乱象。 

“一码多车”即一个二维码对应多辆物理车辆,这是平台为规避监管采取的违规手段。正规情况下,平台投放车辆前需向城管部门提交备案申请,将车辆信息与车身上二维码绑定,确保“一车一码”。 

武汉市城管执法委市容景观秩序处相关负责人胡新康介绍,在8月10日的抽查中,就发现一辆车在8时55分出现在武汉的东西湖区,8时13分又出现在武昌区,两地相隔几十公里,明显不合理。城管部门通过多次扫码,确认了数十辆共享单车存在“一码多车”问题。 

当多人先后扫描同码共享单车时,系统易发生订单识别混乱,导致误判骑行状态并触发远程关锁指令,这对骑行人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共享单车平台超量投放的车辆,不仅影响市容市貌,更直接危及用户安全。 

平台责任规避与用户维权困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八条规定,“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作为骑行服务提供方,共享单车平台有义务确保车辆的安全性。 

然而,某共享单车平台的《租赁服务协议》中却存在单方面排除自身责任的条款:“若用户提车,即表明已认同所订车辆本身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此时使用相关服务中发生意外或伤害事故,用户应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协议中还提到:“如用户发生意外事故,除非能证明是因车辆本身的固有缺陷直接导致,否则平台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这在实践中将举证责任完全推给了用户,而后台数据完全由平台掌握,用户维权难度极大。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马亮对此表示:“平台不能单方面说自己不存在问题,或者说是不需要承担责任。”平台在协议里单方面排除自身责任,对用户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 

加强监管与用户自我保护并重 

面对共享单车自动锁车问题,相关部门已开始采取行动。近期,武汉市城管、交通、公安等三部门累计督促多家共享单车经营企业回收违规超量投放车辆超过10万辆。 

武汉市城管部门在专项整治行动中发现,多个共享单车平台为规避监管,存在超量投放的现象。特别是武汉哈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哈啰单车运营方)存在严重的“一码多车”及违规超量投放问题,已被相关部门约谈。 

对于用户而言,专家建议在骑行中如遭遇意外导致受伤时,应在确保人身安全的前提下,立即做好现场证据保留工作。包括拍摄车辆状态、周围环境的照片或视频,并妥善保存订单记录及随后的受伤就医记录等相关资料。 

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共享单车平台的监管,建立健全共享单车行业标准,消除公众安全疑虑。上海浦江数链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虎表示,借助区块链技术,可以建立一种可信机制,实现每笔业务数据的实时、完整上链,为解决责任认定和系统可靠性问题提供技术保障。 

共享单车作为超6亿人使用的日常出行工具,日均订单量超过4570万单。越来越多人的短途出行依赖这些两轮交通工具。面对“一码多车”乱象,各大平台需要加强行业自律和内部监管,杜绝违规超量投放行为。 相关部门也应建立健全共享单车行业标准,将后台数据纳入监管体系,推动平台采用区块链等可信技术记录骑行数据。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确保这“最后一公里”的便利不会变成危险旅程。 

责编:Amy.w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