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大佬京东也来跨界造车?“一键配齐”是卖点还是噱头?
国际电子商情15日讯 10月14日,电商平台京东通过微博平台宣布,将联合广汽集团与宁德时代旗下时代电服,共同推出一款“国民好车”。新车计划于11月9日“双11”期间正式发布,并在京东平台独家销售,即日起用户可通过京东App预约试驾。随后,央企长安集团也发文呼应,提及“期待与京东的惊喜合作”,进一步引发市场关注。根据披露的定位和车辆配置,预估定价在10万元-12万元之间。
消息发布后,外界一度解读为京东将亲自“下场造车”。对此,京东方面澄清表示,其并不直接参与车辆制造,而是主要承担用户需求洞察与独家销售的角色,整车制造由广汽负责,电池技术与换电生态由宁德时代支持。这一合作被京东定义为“打造一站式配齐的汽车消费模式”,旨在让用户“买车像买手机一样简单”。
尽管“一键配齐”模式听起来便捷,但汽车作为高价低频消费品,其购买决策链条远复杂于手机。该模式能否成功,取决于多重因素:
标准化程度:广汽的模块化架构能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定制,仍需验证;
服务闭环:京东的养车网络与宁德时代的换电设施能否覆盖全国,保障用户体验的一致性;
用户认知:消费者是否愿意在线上平台完成数十万元的高额消费决策,尚待观察。
事实上,京东的汽车布局并非一时兴起。
京东对汽车领域的探索可最早追溯至2015年,刘强东以个人身份投资蔚来汽车;2018年,京东上线整车交易业务;2021年成立汽车事业部;2022年将“京车会”升级为“京东养车”,布局线下维保服务;至2023年,京东汽车事业部独立运营,逐步构建起覆盖“买-配-养-用-换”的全生命周期服务生态。此次合作,可视为其汽车生态链的进一步延伸。
电商渠道能否颠覆传统卖车模式?有分析指出,京东选择在“双11”期间发布新车,意图明显——借助大促流量测试市场反应。若模式走通,电商平台或将成为汽车销售的新渠道,甚至推动行业在价格与服务上“内卷”,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元的选择。例如,未来可能结合京东会员体系、购物节优惠等互联网营销方式,打造差异化购车体验。
然而,汽车行业的重线下服务、长决策周期等特性,决定了电商平台难以简单复制快消品的成功路径。京东能否真正打通“线上选车-线下服务-全程保障”的闭环,仍需时间与市场检验。
总体来说,京东的“跨界”并非造车,而是整合资源重构销售与服务链条。其提出的“一键配齐”是电商平台对传统汽车行业的一次模式创新,但究竟是真卖点还是营销噱头,最终取决于产品力、服务能力与用户信任度的共同支撑。
责编:Momo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