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深圳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电子信息窗口

德国削减30亿欧元芯片补贴,半导体战略蒙阴影

2025-10-11 来源:电子工程专辑
63

关键词: 德国削减半导体补贴 德国芯片产业困境 欧盟芯片法案 美国芯片与科学法案 中国半导体战略

近日,德国政府宣布将大幅削减对半导体产业的财政支持,计划在未来数年内减少30亿欧元(约合35亿美元)的补贴资金,并将这部分资金转向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用于修复年久失修的道路与桥梁。

此次补贴削减对德国半导体产业而言无疑是一次重大打击。此前,德国政府曾规划在2025年至2028年间投入高达150亿欧元,以支持本土芯片制造项目,吸引国际巨头投资建厂,目标是重塑德国在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中的关键地位,并减少对亚洲和美国的技术依赖。然而,随着国内经济压力加剧、公共财政紧张,这一宏大蓝图不得不向现实低头。

德国芯片产业近年来已接连遭遇重大挫折。此前备受瞩目的英特尔马格德堡芯片工厂项目——一项价值300亿欧元的投资计划——因审批延迟、成本上升和全球市场不确定性而被无限期搁置,给德国“芯片谷”愿景蒙上阴影。此次补贴削减,无疑是在这一系列挫折之上再添新伤。

德国经济部在近日的一份声明中强调,微电子“仍然是德国主权至关重要的关键技术”,政府正在制定一项长期战略,以提升该国对半导体产业的吸引力。声明指出,芯片项目的资金“仍然可用”,“这些项目也已纳入目前正在议会审议的2026年预算中。”

德国削减补贴的决策,也对本土企业造成了直接影响。不过,德国芯片制造商英飞凌表示,其已获批或申请中的项目不会受到此次削减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德国已批准20亿欧元的芯片补贴,但德国经济部今年3月表示,官员们对申请资金的数量感到惊讶,申请数量约为预期的十几倍。

德国的困境也是欧盟整体芯片战略推进不力的缩影。欧盟“芯片法案”雄心勃勃,目标是在2030年前将欧洲在全球半导体生产中的份额提升至20%。然而,2024年欧洲的市场份额仅为8.1%,且若无进一步强力投资,预计还将下滑。

相比较而言,美国此前通过《芯片与科学法案》已投入520亿美元,虽在特朗普政府大力“调整”下,政策效益有所减弱,但整体要比欧洲的《芯片法案》实际落地要好的多。而中国则坚定地推进自身半导体战略,投入巨资构建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体系。

 

责编:Jimmy.z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