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深圳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电子信息窗口

华为新专利曝光:手机间共享卫星通信能力,拓展极端场景连接可能

2025-09-10 来源:电子工程专辑
95

关键词: 华为卫星通信专利 分布式通信网络 卫星通信能力共享 应用场景扩展 卫星对星引导方法

9月9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一项名为“一种卫星通信方法、系统以及电子设备”的新专利正式公布。这项专利的核心创新在于:通过构建分布式通信网络,让具备卫星通信能力的设备为其他普通设备“赋能”,从而显著扩展卫星通信的应用边界。这一技术突破,预示着未来在无地面网络覆盖的极端环境下,更多普通手机或智能设备将能间接接入卫星链路,实现应急通信。

当前,支持卫星通信功能的智能手机仍属少数,且主要应用于紧急求救、发送短报文等有限场景。华为此次公布的专利,则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在一个由多台电子设备组成的分布式网络中,具备卫星通信模块的“第二电子设备”可以将其通信能力注册给不具备该功能的“第一电子设备”。

根据专利摘要,该方法基于多个电子设备建立的分布式通信网络,实现将第二电子设备的卫星通信能力注册给第一电子设备。这意味着,第二电子设备的卫星通信能力可以作为第一电子设备的分布式虚拟化硬件。第一电子设备通过调用第二电子设备的卫星通信能力,可获得与第二电子设备同等的卫星通信能力。

华为表示,这种创新方法使得没有直接卫星通信功能的设备,可以通过附近具备该功能的设备间接建立与卫星的链路,极大扩展了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卫星通信应用场景。

简单来说,这相当于将第二台设备的卫星通信模块“虚拟化”,变成第一台设备可调用的“分布式硬件”。比如,在户外探险团队中,若仅有一名成员的手机支持卫星通信,那么通过该技术,其他队员的普通手机也能借助这台设备,与卫星建立连接,发送消息或共享位置信息。

该专利技术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在个人消费领域,它能够有效降低用户对高成本卫星手机的依赖。未来,即使没有购买高端旗舰机,普通用户也能在关键时刻通过队友或随身其他设备(如卫星手表、物联网终端)接入卫星网络,实现“人人可通联”。

在行业应用层面,该技术更具战略价值。比如,在地质勘探、电力巡检、森林防火等专业场景中,作业人员往往分散行动。通过部署少量具备卫星通信能力的中继设备,即可为整个团队提供可靠的通信保障,无需为每位成员配备昂贵的卫星终端,大幅降低运营成本。

此外,在应急救灾指挥体系中,该技术可快速构建临时通信网络。救援指挥部的卫星通信设备可作为“能力源”,为前线大量普通对讲机或手持终端提供卫星链路支持,确保指令畅通,提升救援效率。

这种模式不仅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也极大地增强了团队在偏远山区、海上航行、灾害救援等无信号区域的协同通信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9月3日,华为还公布了一项"一种卫星对星引导方法及相关装置"专利。该专利利用3D城市模型、GNSS卫星信号、数字高程模型(DEM)和数字地形模型(DSM)数据,以及多源通信卫星信号辅助。这种方法可以实现用户位置(包含当前位置和目标位置)的通信卫星可视区域预测,帮助用户在复杂环境下获得更好的卫星通信体验。这意味着用户提前知道哪里有信号、何时最适连接——彻底告别反复移动找信号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