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深圳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电子信息窗口

全球首台!顶级天价光刻机出货;英伟达H20解禁,中国需加速国产替代;台积电工人被砸伤、高管变动

2025-07-17 来源:爱集微 原创文章
153

关键词: 黄仁勋 ASML 先进制程 英伟达H20 台积电

1.黄仁勋链博会最新中文演讲全文!中国开源AI是推动全球进步的催化剂

2.ASML:Q2净销售额77亿欧元,首台EXE:5200B High NA光刻机已发运

3.产业观察:跳级追赶先进制程有违代工思维

4.解禁英伟达H20是“双刃剑”,中国可借窗口期加速国产替代

5.突发!台积电工厂工人被砸伤、高管变动

6.Scale AI裁员14%,此前刚获Meta 143亿美元投资


1.黄仁勋链博会最新中文演讲全文!中国开源AI是推动全球进步的催化剂

7月16日,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出席第三届链博会开幕式并致辞,在其演讲中,提及了腾讯、网易、米哈游、字节跳动、DeepSeek、阿里巴巴、MiniMax、百度、小米、游戏科学、美团等11家中国公司。

黄仁勋表示,中国的开源AI是推动全球进步的催化剂, 让各国和各行业都有机会参与这一AI革命。今天AI也是我们的基础设施,就像是电一样,以及过去的互联网一样,AI也在重塑供应链,彻底改变我们的生产与物流方式。在他看来,AI的下一波浪潮将是机器人系统,它具备推理与执行能力,并且能够理解物理世界,在未来十年中,工厂将由软件和AI驱动,协调人机协作的机器人团队,生产由AI所主导的智能产品。

黄仁勋强调了英伟达如何为全球AI生态系统提供计算资源,包括为中国科技巨头提供支持。

黄仁勋今年第三次访华。黄仁勋表示,中国市场规模庞大、充满活力且高度创新,对美国企业来说,在中国扎根至关重要。

7月15日,英伟达宣布将再次在中国销售H20芯片。

黄仁勋称,公司有大量订单待完成,并重申英伟达希望尽快发货H20芯片,“我们必须等到许可证发放,我确信许可证发放会非常快”。但目前尚不清楚美国预计将批准多少许可证,以及这些许可是否会扩展到英伟达现有库存(该公司已注销)之外,也包括新的H20生产订单。

英伟达宣布正在为中国客户开发RTX Pro GPU新芯片,该芯片也将符合美国的出口限制。

以下为黄仁勋演讲全文:

非常荣幸首次参加中国链博会,中国的供应链可以说是一个奇迹,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我也非常高兴。同时,也是我第一次能够有机会来向中国巨大的供应链介绍英伟达,第一次受任会长的邀请,第一次用中文来致辞。我是在美国长大,也一直在学中文,我尽力。

各位来宾,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这次来到中国,这是我第一次参加链博会。这里的规模非常大,气氛也很热烈。充分体现了中国对创新的支持,并致力于共建繁荣未来。

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NVIDIA以及我们今天所打造的产业,它是在1993年开始的,当时NVIDIA还是一家小的初创公司,怀揣着一个大梦想。我们要用3D图形技术重新定义个人电脑的游戏体验。我们为助力创建PC游戏产业而自豪,这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科技与娱乐产业之一。

我们与在中国的伙伴,像是腾讯、网易、米哈游和游戏科学等先锋企业合作。1999年,我们发明了GPU——首款可编程图形处理器,为加速计算打开了大门。

2006年,CUDA诞生,将GPU打造成通用计算引擎,推动AI时代到来。十年前, AlexNet在NVIDIA GPU上的运行引爆了AI大爆炸。过去软件依靠人工编写并在CPU上运行,如今AI通过数据学习并在GPU上运作。这个转变——从人类编写的逻辑到机器学习的智能——正在彻底重塑芯片和计算机行业。

2016年,我们推出了全球首台AI超级计算机DGX-1。我亲自将第一台交付给了旧金山一家当时很小的初创公司——OpenAI。

自AlexNet以来,我们也是一直把AI计算从业务拓展到了系统网络和软件,并且是以10万倍提升了AI计算的性能,也就是比摩尔定律快了1000倍。如今,NVIDIA已成为驱动全球AI 生态的计算平台。

AI正在改变每一个行业——从科学研究、医疗健康到能源开发、交通运输和物流管理。

AI为腾讯微信、阿里巴巴淘宝、字节跳动抖音等中国标志性平台提供动力;AI驱动着小米的自动驾驶与智能手机;AI赋能百度的AI搜索和美团极速便捷的智能配送服务;AI还为医疗科技的医学影像诊断系统提供支持,助力全球20多个国家的医疗水平提升。

中国高速创新的幕后英雄,正是你们这样的研究人员、开发者和创业者。中国有超过一百五十万名开发者在NVIDIA平台上开发,将他们的创新变为现实。由中国孕育并开源共享的DeepSeek、Alibaba、Tencent Hunyuan、MiniMax、Baidu Ernie Bot等世界级大模型,正在推动全球AI快速发展。

中国的开源AI是推动全球进步的催化剂, 让各国和各行业都有机会参与这一AI革命。开源同样是保障AI安全的关键,有助于推动国际社会在技术标准、性能基准和安全防护措施方面的协作。

今天AI也是我们的基础设施,就像是电一样,以及过去的互联网一样,AI也在重塑供应链,彻底改变我们的生产与物流方式。

中国已有数百个项目运用NVIDIA Omniverse模拟数字孪生,用于设计和优化工厂和仓储。而机器人在NVIDIA Omniverse虚拟世界中进行训练,以便能够在物理世界中与人类安全协作。

AI的下一波浪潮将是机器人系统,它具备推理与执行能力,并且能够理解物理世界,在未来十年中,工厂将由软件和AI驱动,协调人机协作的机器人团队,生产由AI所主导的智能产品。

AI将成为每个行业、企业、产品和服务的核心。AI引发了一场新的工业革命,并为中国卓越的供应链生态系统带来了新的增长机遇。NVIDIA将继续与我们长期的合作伙伴以及众多新朋友携手,在AI时代共创繁荣未来。

谢谢大家!

2.ASML:Q2净销售额77亿欧元,首台EXE:5200B High NA光刻机已发运

7月16日,阿斯麦(ASML)公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2025年第二季度,ASML实现净销售额77亿欧元,毛利率为53.7%,净利润达23亿欧元。第二季度的新增订单金额为55亿欧元,其中23亿欧元为EUV光刻机订单。

ASML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傅恪礼(Christophe Fouquet)表示:“我们2025年第二季度的净销售额为77亿欧元,处于此前营收预测区间的高位;毛利率为53.7%,高于预期,这主要得益于装机售后业务中升级服务的增长,以及非经常性的一次性费用带来的成本下降。”

傅恪礼说:“我们看到光刻机投资在晶圆厂总体投资中所占的比重持续保持强劲,尤其是在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领域,而TWINSCAN NXE:3800E的推出也进一步巩固了这一趋势。与此同时,EUV光刻机的应用正在按计划推进,其中包括高数值孔径(High NA)系统。本季度,我们发运了首台TWINSCAN EXE:5200B系统。”

对于中国市场,傅恪礼指出,我们预计中国市场的营收占比将超过25%,这与我们的未交付订单情况基本一致。

ASML表示,预计ASML 2025年第三季度的营收在74亿欧元至79亿欧元之间,毛利率介于50%至52%之间,预计装机售后服务的净销售额将达到20亿欧元左右。对于2025全年,ASML预计全年净销售额将增长约15%,毛利率约为52%。

3.产业观察:跳级追赶先进制程有违代工思维

近来有关英特尔18A(1.8nm)工艺的消息不断。据媒体报道,英特尔正在考虑对其晶圆代工策略进行调整,停止向新客户推销18A,改为集中资源发展下一代14A工艺,以“跳级”的方式,追赶台积电更先进的工艺。相关策略最快会在7月的董事会上讨论。

英特尔18A在良率近期取得进展,从上一季度的50%提升至55%,高于三星的2nm工艺(约为40%)的良率水平,但仍低于台积电2nm工艺(约65%)的水平。这使英特尔内部担心其对新客户的吸引力不足,因而考虑对新的代工客户跳过18A制造工艺,将更多资源集中在下一代芯片制造工艺14A上。英特尔预计该工艺将比台积电更具优势。

但是不得不说,这样的做法与晶圆代工厂的思维是不相符的。晶圆代工行业的核心宗旨是“以用户为中心”。用户需要什么样的工艺,代工厂就提供什么。一家良性运转的晶圆代工厂,旗下的工艺平台可能不是最先进的,但一定要是最贴近用户需求的。其应当拥有丰富的工艺平台,例如先进逻辑工艺、特色工艺、定制化工艺等;可以提供设计与技术协同服务,如工艺设计套件,PDK 需支持主流EDA工具等;拥有丰富的IP库;可以提供设计咨询和技术支持,解决客户在设计阶段遇到的工艺相关问题等。

当然,对一家晶圆代工厂来说,良率依然是最核心的要素。达不到一定程度的良率水平,业界的量产线一般为70%,客户很难对其放心选择。而跳级追赶先进工艺,似乎是在工艺节点超前了一步,但实际结果却存在很多不确定性,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良率不达标。

对英特尔而言,18A同时引入了 RibbonFET晶体管架构(取代FinFET)和PowerVia背面供电技术。这两者均属颠覆性创新。虽然目前18A的良率从10%升至55%,但仍落后于台积电N2的65%。未来,14A量产的时候,问题复杂度可能更高。暂缓承接18A的外部订单,仅服务英特尔内部产品,而将外部代工押注于下一代14A工艺,一方面有可能错失当前高端市场窗口,目前的规划是2027年量产;另一方面,也会滞后英特尔的生态建设,进一步降低外部设计公司对其的适配意愿。

其实,类似跳级追赶的做法以前三星也有过尝试。这些年来,三星在7nm、5nm、3nm工艺上几乎都要提前台积电半年到1年推出。为此不惜在良率不高、用户不足的情况下开启新进程。但受限于技术如晶体管密度,以及良率问题,在与台积电的比拼中,三星始终落于下风。苹果、英伟达、AMD、高通、联发科大都最终选择在台积电投片。

反观台积电,它也并不是一开始就占据全球最先进工艺宝座。2010年代以前,在工艺制程上,台积电是落后于英特尔等IDM大厂的。但台积电并没有选择跳级追赶的做法,而是一个一个工艺结点向前推进,把工艺平台做扎实。

对于设计用户来说,始终只有少数选择最先进的工艺平台,AMD、博通等公司对3nm、5nm、6nm同样有着大量需求。全球代工市场对成熟工艺的需求同样巨大。从这一点来看,以“跳级”方式追赶台积电更先进的工艺,并不一定是最佳策略。英特尔如果想要深入代工这个行业,把工艺平台做深做透才是最佳方案。

4.解禁英伟达H20是“双刃剑”,中国可借窗口期加速国产替代

7月15日,英伟达方面表示,美国已批准H20芯片销往中国,将开始向中国市场销售H20芯片,并根据美国出口限制为中国市场推出一款新的GPU。紧随其后,AMD也确认将恢复向中国出口其MI308芯片,称其出口芯片的许可证申请将进入审查阶段,且预计将获得批准。显而易见,美国政府解禁AI芯片出口管制,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涉及商业市场压力、产业技术竞争、地缘政治博弈及政策策略调整。而此次解禁可以被视作中美科技较量的阶段性妥协,即美国试图以较低端芯片维持市场控制权,中国则可借机争取国产替代时间窗口。

谈及英伟达、AMD获得美国的许可背后的原因,美国财政部部长斯科特·贝森特表示,这与此前在伦敦举行的中美贸易谈判取得进展有关。英伟达恢复向中国供应H20芯片,是美国与中国就稀土展开谈判的一部分。而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称,让中国企业使用英伟达H20技术,符合美国利益,这样他们就会继续使用美国的“技术体系”,对美国技术“上瘾”。

当然,美国将英伟达H20、AMD MI308芯片作为谈判筹码背还涉及更多深层因素考量。

众多周知,中国市场对英伟达至关重要。在截至1月的2024自然年中,英伟达中国区年营收171.08亿美元,为史上最高,比前一年103.06亿美元增长66%。但今年4月美国政府要求对中国禁售H20芯片后,导致英伟达将损失约55亿美元季度收入。2026财年第一季度,因H20芯片库存过剩,英伟达计提45亿美元费用,预计全年损失超过150亿美元。同时,AMD也收到重要影响,预计影响其二季度8亿美元收入,以及对2025年全年造成15亿美元收入影响。

若美国继续执行限制,英伟达、AMD将面临更大损失,尤其是大量H20芯片库存积压造成浪费。多位供应链人士指出,此次H20芯片恢复在华销售,主要是开放库存。目前方案是售完无补,且需大厂配合提交BIS禁令申请,详细到所需数量等信息,同时并不改变后续特供产品路径。国内某券商分析人士称,英伟达高达45亿美元的H20芯片库存,足够国内一个季度的使用量。

英伟达能够销售H20芯片库存,一定程度上离不开英伟达CEO黄仁勋的奔走游说施压政府调整政策。他多次警告“失去中国市场将削弱美国技术竞争力。若过度限制英伟达出口,可能会让开发者转向其他技术栈,不利于美国AI技术发展和保持领先。”同时,英特尔、台积电等企业也联名反对“过度限制中国”,称此举将加速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去美国化”。美国政府需要平衡国内企业利益与技术霸权之间的关系。

但根据美国政府以往策略思路:企业利益可以牺牲,对手不能强大。正如贝森特所言,如果中国已有“等效”产品,那英伟达H20就可以销售。“我们最不希望看到的是,让其他国家或中国自身来替代美国芯片制造的主导地位。”卢特尼克也称,中国完全有能力制造自己的芯片,所以美国必须始终领先一步,让他们继续买美国芯片,但只能获得英伟达“第四级”芯片。

根据英伟达H20的产品战略定位,其性能仅为H100的15%-30%,专注推理场景,无法支持千亿级大模型训练,符合美国“允许商业应用、限制军事和基础研发”的策略。虽然H20与新的Blackwell架构芯片有较大差距,但性能领先大多数国产AI芯片,且支持英伟达软件生态,AI开发成本低。DeepSeek大热后,应用加速落地的预期也曾带动头部互联网厂商抢购H20芯片。

由此可见,特朗普政府的“阳谋”是维系美国的AI产业技术主导地位,让中国开发者对美国技术形成依赖,同时试图通过对AI芯片的“有限开放”观察中国AI技术真实水平。毕竟DeepSeek大模型的成功让美国政府意识到,单纯的硬件封锁已无法遏制中国AI发展。

此外,在中国AI芯片产业迅速发展背景下,美国解禁英伟达H20、AMD MI308也折射出对国内替代进程提速以及AI芯片企业快速崛起甚至在海外市场发起冲锋号角的部分“忌惮”。据TrendForce最新研究,中国AI服务器市场预计外购英伟达、AMD等芯片比例会从2024年约63%下降至2025年约42%,而中国本土芯片供应商在国有AI芯片政策支持下,预期2025年占比将提升至40%,几乎与外购芯片比例平分秋色。预计未来将持续加速替代趋势。

随着国产AI芯片不断取得突破,美国政府意识到“一刀切”禁令效果有限,转而允许降级芯片出口,既赚取利润又延缓中国高端研发。与此同时,美国同步收紧对马来西亚、泰国的AI芯片出口管制,防止转口走私,以确保中国仅能通过正规渠道获取较低性能的AI芯片。

进一步来看,美国暂时对华放宽AI芯片出口管制,同时保留“许可证制度”,使得原定于八月的最后期限仍有灵活调整的可能。另一方面,特朗普政府此前已宣布启动撤销拜登政府的撤销“人工智能技术扩散管制规则”,并推进新的简化版AI出口管制和“额外”措施。由此,解禁英伟达H20、AMD MI308,也可能是美国后续更强硬政策的“柔性”铺垫。

可见美国本次政策的本质是商业利益、技术遏制与地缘筹码的综合权衡。短期来看,英伟达挽回百亿损失,中国可缓解部分算力芯片焦虑。虽然美国试图以较低端芯片维系市场控制和技术主导地位,但中国可借窗口期加速国产替代。未来,这场复杂博弈将长期持续,同时国产替代不可逆,国内企业应审慎推进“双栈策略”。正如一位专家所言,“H20是别人给的糖,自己种的树才是根基”。未来胜负仍取决于中国在芯片生态和先进制程上的突破能力。

5.突发!台积电工厂工人被砸伤、高管变动

台积电嘉义先进封装厂工人被砸伤 

台积电先进封装厂进驻嘉义科学园区,5月26日AP7厂房发生工安意外,停工1个多月,7月3日复工后,7月16日下午同厂房再传意外,重达约300公斤机电用冰水管从高空掉落,砸到地面1名工人,目前送至嘉义长庚医院救治,头部外伤且有脑出血现象,仍在急诊室观察。

据了解,台积电嘉义厂2025年意外连连,曾有1名工人蹲坐在路旁,结果惨被堆高机碾过,小腿粉碎性骨折;还有外墙包商工人从4楼高鹰架坠落,送医救回却半身不遂;以及1名吊车吊挂指挥手遭2吨重的变压器倾倒砸中,伤重不治。7月16日事故发生后,施工建造商将停工。

近日受丹娜丝台风影响,工区发生鹰架倒塌情形,灾后建造商全力赶工,不料7月16日下午4时许发生意外,1支机电用冰水管在安装时,疑似施作过程不慎未固定,重达约300公斤的冰水管直接从高空掉落,砸到地面上1名工人,目前工人已被紧急送至医院。

被冰水管砸中的工人伤势严重,主要受伤部位是头部,有明显头部外伤,以及脑出血症状,送医时血压比较低,疑似意识不太清楚,其他肢体无明显外伤,因脑出血病情变化较快,目前仍在医院急诊室观察,后续将进一步检查。(经济日报)

何丽梅卸任台积电人力资源主管,由陈培宏接任

台积电公司7月16日表示,公司内部日前已公告,资深副总经理暨人力资源主管何丽梅卸任人力资源主管,转任企业策略发展组织并持续领导企业可持续发展组织,人力资源组织由副总经理陈培宏担任。

据调查,台积电董事会早在今年2月就先拔擢陈培宏担任副总经理,进行人资相关工作历练,等于进行交接任务,媒体也一度认为会在农历春节后进行人事调整。台积电今日证实此项人事调整,陈培宏正式接任人力资源主管一职。

陈培宏毕业于中国台湾中山大学,取得化学系硕士学位,曾在2013年获选化学系杰出校友。他在1990年进入台积电任职,迄今已超过34年。从基层工程师历练至厂长一职,领导一流研发创新团队,致力于全球最先进半导体生产技术研发,于台积电负有运营策略规划、研发资源集成、人才培育等重责,保持台积电全球领先地位,屡获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及政府奖项肯定。

陈培宏进入台积电后,先后担任2、4、5、12厂经理,2002年担任制造技术委员会项目经理,隔年升任14厂副厂长,2004年升任12厂处长,2008年转任运营资源规划处处长,2009年回到制造体系担任12厂厂长。

他在运营、研发、企业规划与客户项目办公室等组织曾担任各项管理职务,亦曾参与台积电八英寸厂及十二英寸厂建厂工作,对厂务及工安环保系统着墨甚多,另外,也对领导管理有务实见解,多年来为组织运作模式及各级人才选、育、用、留扎下厚实的基础。

卸任人力资源主管何丽梅毕业于中国台湾政大会计系,其后取得台大商学硕士学位。她于1999年加入台积电,自1999年至2003年担任会计长;2003年至2019年期间,担任财务长兼发言人;2019年至2022年期间,担任欧亚业务资深副总经理;2022年接任人力资源主管;并于2011年担任企业可持续发展(ESG)委员会主席至今。

台积电表示,何丽梅卸下人力资源主管后,仍担任ESS委员会主席。(联合新闻网)

6.Scale AI裁员14%,此前刚获Meta 143亿美元投资

Scale AI正在裁减其数据标签业务的数百名员工。一个月前,Meta Platforms向这家初创公司投资143亿美元,并挖走了其首席执行官(CEO)。

Scale发言人Joe Osborne表示,该公司裁减200名全职员工,约占其全球员工总数的14%,并将提供遣散费。他还表示,Scale还将停止与其数千名全球承包商中的500名的合作。

Joe Osborne表示,此举旨在“精简我们的数据业务,以帮助我们更快地发展”。他还补充说,Scale计划在其他领域增员,包括企业和政府销售。临时首席执行官Jason Droege在发给Scale员工的一份说明中表示,裁员是由于数据标签业务在过去一年中过快地吸纳了过多员工。Jason Droege在备忘录中写道,这导致了“层级过多、官僚主义过度,以及对团队使命的无益困惑”。

Jason Droege补充说,“市场需求的变化”也促成重组的决定。据报道,在与Meta达成交易后,Scale的一些最知名客户——包括OpenAI和Alphabet旗下谷歌——已经逐步停止与这家初创公司的合作。

Scale成立于2016年,长期以来一直是市场上最知名的公司,致力于帮助科技公司标记和注释构建人工智能(AI)模型所需的数据。据4月报道,Scale在2024年创造约8.7亿美元的收入,预计2025年的收入将达到20亿美元。今年6月,Meta完成对Scale数十亿美元的投资,持有该公司49%的股份。作为交易的一部分,联合创始人Alexandr Wang离开这家初创公司,前往Meta领导一个新的超级智能部门。这是Meta为追赶人工智能发展而斥资数十亿美元投资的一部分。

Scale是去年少数几家核心人才被挖走但未被收购的AI公司之一。Jason Droege表示,Scale计划利用其储备资金。他在备忘录中写道:“我们仍然是一家资源充足、资金雄厚的公司,今天的公告将使我们能够加快新的投资,并在必要时增加资源。”Jason Droege表示,这家初创公司计划拓展其数据标签业务的范围,专注于与编码、语言和音频相关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