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深圳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电子信息窗口

广汽菲克正式宣告破产,长沙工厂五次流拍终成历史

2025-07-10 来源:电子工程专辑 原创文章
187

关键词: 广汽菲克 破产 产品竞争力 股东矛盾 行业启示

7月8日,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简称“广汽菲克”)管理人发布最新进展通报,宣布因公司已无重整可能,根据部分债权人意见及债权人委员会讨论结果,已向湖南省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长沙中院”)申请裁定破产。长沙中院于2025年6月27日正式裁定认可广汽菲克破产,标志着这家曾以国产Jeep车型风靡一时的合资车企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根据管理人通报,广汽菲克的非核心资产(如非土地、建筑物、生产设备等)已基本处置完毕。核心资产的《破产财产分配方案》已于2025年6月27日获长沙中院裁定认可,后续将依法推进分配工作。

对于国产Jeep车型的售后服务,管理人结合审计机构及行业专家意见,已与售后服务机构达成合作草案,并计划提交债权人会议表决。目前,广州工厂已被广汽埃安接管用于生产纯电动车型,而长沙工厂的后续处置仍依赖政府招商部门的介入。

广汽菲克的兴衰历程

广汽菲克成立于2010年3月9日,由广汽集团与Stellantis集团(原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公司,FCA)以50:50的股比共同投资设立,总投资约170亿元。公司总部位于湖南长沙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拥有长沙和广州两座整车工厂,设计总产能达32.8万辆。

2015年,广汽菲克引入克莱斯勒旗下的Jeep品牌,国产化推出自由光、自由侠、指南者等车型,迅速占据SUV市场红利,2017年销量达到22.23万辆的高光时刻,广告语“不是所有吉普都叫Jeep”广为人知。

然而,自2018年起,广汽菲克销量持续下滑。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1年,其销量分别为12.52万辆、7.4万辆、4.1万辆和2万辆。2022年上半年,累计销量不足2000辆,同比暴跌85%。截至2022年9月30日,广汽菲克总资产为73.22亿元,总负债高达81.13亿元,资产负债率达110.80%,资不抵债局面彻底形成。

根据长沙中院《民事裁定书》(2022)湘01破214号-2号,截至破产申请受理日(2022年11月28日),广汽菲克申报债权总额达100.38亿元,经审查确认的债权总额为81.23亿元,其中无异议债权40.44亿元。而经评估,其资产清算价值仅19.15亿元,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法院认定,广汽菲克已“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且无重整、和解申请及意向投资人报名,符合破产条件,故裁定宣告其破产。

广汽集团在2022年公告中表示,对广汽菲克的破产清算不会对集团持续经营造成重大影响,其已计提减值准备2.92亿元,并预留不超过2亿元用于员工安置。

破产背后的多重因素

此前,长沙中院已于2022年11月29日受理广汽菲克的破产清算申请,并指定北京盈科(长沙)律师事务所担任管理人。2025年6月27日,管理人提交的《破产财产分配方案》获长沙中院裁定认可,方案将优先保障职工债权和税款债权,普通债权清偿率预计较低。

广汽菲克的破产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

  • 股东矛盾激化2022年1月,Stellantis集团单方面宣布计划将其在广汽菲克的持股比例由50%提升至75%,并声称已获广汽集团同意。然而,广汽集团随后明确否认,并指出双方仍在协商中。最终,2022年7月,Stellantis集团宣布与广汽集团协商终止合资公司,未来将通过进口渠道在华分销Jeep品牌车型。股东间的战略分歧和信任危机加速了广汽菲克的衰亡。

  • 产品竞争力下滑广汽菲克的产品矩阵长期以SUV为主,但缺乏电动化布局。2018年,Jeep品牌因“烧机油”、变速箱顿挫等问题登上央视3·15晚会,口碑严重受损。此外,随着自主品牌(如哈弗、坦克)和新能源品牌的崛起,广汽菲克未能及时调整产品策略,导致市场份额被蚕食。

  • 资产处置困境广汽菲克的核心资产——长沙工厂(年设计产能超30万辆)曾五次公开拍卖,但均因无人报名而流拍。首次拍卖起拍价为19.15亿元,第五次降至9.92亿元(近乎五折),仍无人问津。管理人表示,长沙工厂多为燃油车产线,不符合当前车企智能化、电动化的制造需求,大规模改造成本高企,意向接盘方难以承受。

行业启示:合资模式下的战略协同挑战

广汽菲克的案例为汽车行业敲响警钟。近年来,广汽三菱、长安马自达等二线合资品牌销量均大幅下滑。以长安马自达为例,2025年6月销量同比下滑40.3%,主力车型阿特兹几近停产。

业内认为,随着中国汽车市场向新能源和智能化转型,缺乏技术储备和本土化能力的合资品牌将面临更大挑战,若无法实现战略协同、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将面临被淘汰风险。广汽菲克的失败不仅源于产品竞争力不足,更暴露了中外股东在股权、管理及战略方向上的深层矛盾。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进入深度调整期,广汽菲克的破产进一步凸显了新能源转型的紧迫性。对于Stellantis集团而言,Jeep品牌的国产化尝试以失败告终,其未来在中国市场的布局或将转向进口渠道及与其他合作伙伴的轻资产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