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深圳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电子信息窗口

2025年电子秤市场前景分析:中国是全球最大电子秤生产国

2025-07-09 来源:中国报告大厅 原创文章
75

关键词: 电子秤 市场前景 智能化 全球化 可持续化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电子秤具有高可靠性、精确性、耐用性、便携性和易于校准等特点,从而刺激了市场上零售商店对它的需求,以下是2025年电子秤市场前景分析。

  一、全球电子秤市场规模:稳健增长下的结构性分化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电子秤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2024年全球电子秤市场规模约为341.37亿元,预计至2030年将达506.3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6.79%。欧美市场以存量更新为主,增速较低;亚太、拉美等新兴市场因制造业崛起与消费升级,增速显著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亚太地区占据全球电子秤市场约60%份额,其中中国、印度、东南亚国家是主要增长极。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电子秤生产国与消费国,2024年市场规模达130.7亿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7%。北美与欧洲市场规模占比分别为20%与15%,以高端工业电子秤与医疗级健康秤为主,技术壁垒高,竞争格局稳定。中东、非洲、拉美地区因基础设施投资增加与制造业转移,电子秤需求增速超10%,成为全球厂商布局重点。

  二、中国电子秤市场:规模扩张与结构升级并行

  中国电子秤市场规模从2022年的127.11亿元增至2024年的130.7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150亿元,2030年达200亿元,CAGR约7%。这一增长主要是因为《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等政策推动工业电子秤向智能化、网络化转型。

  华东地区占据中国电子秤市场40%份额,是最大的消费与生产区域,主要得益于长三角制造业集群与电商物流中心地位。华南地区占比30%,以深圳、东莞为代表的电子产业基地推动工业电子秤需求增长。华北地区占比25%,京津冀地区制造业升级与消费升级共同驱动市场扩张。

  三、细分领域深度解析:技术驱动下的市场重构

  1.家用电子秤:健康管理入口的争夺

  家用电子秤市场正从“称重工具”向“健康管理入口”转型,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预计达115.6亿元,2030年突破200亿元。主要是因为各国肥胖率超50%,慢性病发病率上升,推动消费者通过体重管理预防疾病。家用电子秤作为最便捷的健康监测设备,渗透率持续提升。

  2.商用电子秤:零售数字化转型的基石

  商用电子秤是零售、餐饮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设备,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将约30亿元,2030年预计达50亿元。主要是因为无人零售、智能货架、自助收银等场景对商用电子秤的智能化、网络化提出更高要求。例如,香山股份推出的智能收银秤可与ERP系统无缝对接,实现销售数据实时上传与库存管理自动化。

  四、未来趋势:智能化、全球化与可持续化

  1.智能化:从设备到生态的融合

  实现数据本地处理与实时决策,降低云端依赖。例如,梅特勒-托利多的工业电子秤内置边缘计算模块,可实时分析称重数据并触发报警。实现称重数据高速传输,支持远程监控与协同作业。例如,梅特勒-托利多的工业电子秤通过5G网络将数据实时上传至云端,支持全球范围内的远程监控与维护。

  2.全球化: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品牌的跨越

  电子秤市场前景分析指出,中国电子秤企业通过本地化运营实现全球化布局,在东南亚、中东、非洲等地区设立服务中心,提供本地化技术支持与售后服务。例如,香山股份在印度、印尼设立工厂,满足当地市场需求。中国电子秤标准逐步被国际市场采纳,提升全球话语权。例如,某企业参与制定的区域标准被5国引用,推动中国电子秤技术走向全球。

  3.可持续化:从产品到产业链的绿色转型

  太阳能供电、氢能供电等新型能源技术逐步应用于电子秤,降低设备能耗与碳排放。例如,某企业推出的太阳能电子秤可在户外场景持续工作30天,无需更换电池。推动废旧电子秤的回收与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例如,香山股份推出“以旧换新”活动,鼓励用户回收废旧电子秤,降低环境影响。

  总之,电子秤市场正经历从传统计量工具到智能终端的深刻变革,其市场规模的扩张不仅反映制造业升级需求,更折射出消费端对健康管理、精准生活的追求。对于企业而言,抓住技术迭代、细分市场突围与全球化布局三大机遇,方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共享电子秤市场的黄金十年。

更多电子秤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电子秤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