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汽车加速供应链“去中国化”,设定2027年撤离期限
关键词: 通用汽车 供应链去中国化 地缘政治风险 零部件替代 供应链韧性
近日,路透社等多家媒体援引知情人士消息报道,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M)正加速推进其供应链“去中国化”战略,已正式要求旗下数千家供应商清除来自中国的零部件,最终目标是将供应链完全迁出中国。通用汽车为部分供应商设定了2027年的最后期限,要求其终止与中国的采购关系。
据知情人士透露,通用汽车高管已多次向供应商传达指令,强调应寻找中国以外的原材料和零部件替代来源。这一举措主要针对北美地区生产的车型所使用的零部件和原材料,反映出通用汽车对地缘政治因素干扰运营的担忧日益加剧。通用汽车高层表示,这是公司提升供应链“韧性”和“抗风险能力”更广泛战略的一部分。
通用汽车发言人对此报道回应称“不予评论”(declined to comment),未否认亦未证实相关细节。

通用汽车的这一决定并非突如其来。早在2024年底,公司就已向部分供应商发出指令,要求其逐步减少对中国零部件的依赖。然而,随着2025年中美贸易战的升级,以及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的频繁调整,这一进程被显著加快。通用汽车认为,将供应链从中国转移,有助于降低未来地缘政治冲突对北美生产的影响。
在具体实施上,通用汽车倾向于从北美工厂采购零部件,用于在该地区生产的车辆。同时,公司也对除中国以外的非美国供应链持开放态度,寻求多元化的供应来源。此前,通用汽车已是摆脱对中国电池材料和芯片依赖最为积极的汽车公司之一,例如与美国稀土公司合作,并在内华达州投资锂矿项目,以保障未来电动汽车电池的材料供应。
然而,通用汽车的这一战略调整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业内专家指出,中国在汽车照明、电子设备以及定制零部件的模具制造等供应链领域已占据主导地位,完全“脱钩”难度极大且成本高昂。美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协会(MEMA)主席Collin Shaw也表示,汽车公司和大型供应商一直在努力降低来自中国和其他一些国家的零部件比例,但中国境内的零部件和原材料网络根深蒂固,寻找替代方案的努力异常复杂。
对于供应商而言,将供应链转移到中国以外可能意味着高昂的成本和复杂的物流调整。部分供应商高管坦言,中国在某些汽车供应链领域的地位难以替代,完全撤离将对其业务造成重大影响。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通用汽车仍坚持推进其供应链“去中国化”战略。公司CEO Mary Barra曾公开表示,通用汽车正努力将更多供应链转移到美国,并尽可能在汽车生产国采购零部件。这一战略调整不仅反映了通用汽车对地缘政治风险的警惕,也契合了华盛顿方面推动本地就业和供应安全的政策导向。
责编:Luff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