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深圳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电子信息窗口

以赛育才 以学促干 以誉励新 锻造“工力量” 蓄力由“工”到“匠” 厦门市思明区总工会锻造新时代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

2025-10-23 来源:工人日报
814

关键词: 思明区总工会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技能竞赛 思明工匠薪火学堂 劳模工匠

“青蓝工程·智企领航”思明区企业职工人工智能训练师培训班现场。

举办劳动技能竞赛选拔技能人才,联合高科技企业共建“思明工匠薪火学堂”,线上点单精准送课上门,选树劳动模范、行业工匠发挥示范效应……在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浪潮中,厦门市思明区总工会以技能竞赛为舞台、以薪火学堂为阵地、以劳模工匠为标杆,持续激发产业工人创新创造活力,推动产业工人实现从“工”到“匠”的蜕变,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工力量”。

“赛马选才”:技能竞赛激发人才新活力

“考题就源于我们日常配送中的真实场景,比赛让我学到了更多专业技能!”在思明区网约配送员技能竞赛现场,参赛选手黄远香感慨道。竞赛从理论和实操两大板块进行考核,理论考核涵盖法律法规、安全规范,实操则还原“订单取送—异常处理”全流程,综合检验选手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这场竞赛不仅是厦门市首次将网约配送员纳入技能竞赛体系,更开全省之先,推动竞赛结果与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直接挂钩,为配送员打通了“以赛促评、以赛赋能”的成长通道。据悉,获得竞赛前六名的选手可晋升相应技能等级,最高可晋升高级技师。“通过比赛向优秀同行学习,还能及时掌握行业新规。”参赛选手林志明说。

在思明,技能竞赛是检验产业工人实战能力的“试金石”,也是激发职工潜能、发现人才的重要平台。近年来,思明区总工会积极构建“市级引领、区级主导、基层比武”的三级竞赛体系,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育人,推动形成“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今年,思明区还先后举行13场职工职业技能竞赛,覆盖人工智能、电路制造、文创设计、网约配送、收纳师等新兴与传统行业。

作为“2025海峡职工论坛”系列活动的重要一环,由思明区总工会携手多部门举办的两岸职工文创产品设计技能竞赛备受瞩目。两岸职工以“郑成功文化”与“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充分发挥各自在文化创意与产业实践方面的优势,在灵感与创意的碰撞中,激活厦门文化产业发展新引擎,推动两岸交流合作持续向纵深拓展。

“成功青年”IP形象、“成功守望”文具产品、侨报印象水桶包、“宫保第”蜂蜜蛋糕……一个个文创设计产品栩栩如生,一个个设计概念引人入胜。来自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的程永胜教授带着他设计的“成功青年”IP形象文创产品亮相,“我们设计的理念是希望以郑成功的成功文化为一个切入点,映射我们现在年轻人敢拼爱赢、成功上岸的一个精神缩影。”

一场场火热的技能竞赛,不仅是技术的比拼场,更是产业工人与技能人才绽放光彩的大舞台。

“薪火学堂”:铺就技能提升“快车道”

如何让产业工人学有所用、技有所长?近来,思明区总工会联合国投智能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打造“思明工匠薪火学堂”,以“政府搭台+企业赋能”协同育人新模式,精准对接AI技能培训与产业需求,提供“培训—实训—考证”一站式服务,助力构建思明现代化产业体系。

学堂依托企业培训基地,常态化开展数字技能课程,培养精通AI技术与产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8月底,“思明工匠薪火学堂”首期系列课程“人工智能训练师”技能培训圆满结束。培训为期1个多月,涵盖66个课时课程,紧贴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前沿和实际应用场景。“企业AI专家授课,全是实战经验,学真本事,培训后还能考取国家认证证书,含金量十足!”学员小何评价道。

为扩大“薪火学堂”的受益面,思明区总工会还将于近期启动第二期职工AIGC通识能力提升培训班,通过增设通识课程培训,降低学习门槛,惠及更多一线职工。

与此同时,思明区总工会组织劳模志愿服务队开展“‘劳模献智,工匠注能’益起行”服务行动,充分发挥劳模工匠的专业优势,深入企业开展技能培训和宣讲活动,为企业发展赋能助力。并依托全区6个“职工加油站”,构建起覆盖职场、健康、家庭的素质提升平台,培育出“乐工学堂”“梧限向上”“职鹭同行”等培训服务品牌,为产业工人提供职业技能、心理健康、亲子教育等免费课程,助力职工增强职业竞争力,提升生活幸福感。

如今,借助区总工会推出的技能课程线上预约功能,企业工会只需通过“思明工会e家”普惠平台线上“点单”,工会便可精准对接师资送课上门,解决基层培训的实际难题。截至目前,“薪火课堂”已累计服务企业51家次,培训职工2264人次。

“匠心引领”:激活人才成长全链条

从一线工人到全国劳动模范,厦门光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传感器封测事业部A1厂生产部应用产品课线长苏振熠的成长,是思明区深化“产改”的生动注脚。

作为光电传感封装技术专家,苏振熠扎根生产一线,主导多项封装技术突破和设备革新,从2017年首创防呆报警装置实现“零不良”,到2024年革新喷胶工艺突破产能瓶颈,带领团队于8年间实现6项创新成果落地,用创新创造和精益求精印证着“技术工人是支撑中国制造的重要基础”的深刻内涵。今年4月,作为产业工人代表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的荣誉称号,“我们产业工人赶上了好时代!”苏振熠动情地说,“我将永葆产业报国初心,以数字化工艺升级为抓手,用实干践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为思明区现代化建设注入更强动能!”

榜样是看得见的力量。近年来,思明区总工会推动建立技能人才“培训—激励—服务”全链条培育体系,高度重视先进典型的选树,通过“层级推进、分类评选、动态管理”的评优机制,推动在关键技术攻关、工艺改进、带徒传艺等方面表现突出的一线产业工人登上更大、更闪亮的平台。近年来,思明区多名来自制造业、电子信息、建筑行业的技能人才获评市级以上劳模工匠荣誉,成为广大职工学习的榜样。同时,区总工会以“产改”为依托,创新实施“青蓝工程”劳模工匠人才结对计划,发挥“师带徒”结对育人机制优势靶向施教,进一步深化匠心引领与技能传承。

此外,通过思明区总工会联合区委组织部、区人社局发起的“思明工匠”“思明卓越工程师” 培育计划,更多技艺精湛、贡献突出的高技能人才和工程技术骨干崭露头角,社会地位和职业成就感显著提升。

从实训堂到竞技场,从生产线到光荣榜,在思明这片奋斗的热土上,越来越多的产业工人正用技能书写属于自己的出彩人生。未来,思明区总工会将以更广的竞赛覆盖、更深的产教融合、更活的激励机制,打造产业工人成长的完整链条,让更多产业工人实现从“工”到“匠”的跨越,为区域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张毅弘 王宇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