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深圳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电子信息窗口

产业智库 |美国BIS 50%规则暂停一年,中国企业的战略窗口期该如何把握?

2025-11-11 来源:惠和规
64

关键词: 美国BIS关联方规则 中美和解协议 50%规则暂停 中国企业应对策略 出口管制


当地时间11月10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发布最终规则,宣布将其于2025年9月30日发布的“关联方规则”(Affiliates Rule,俗称“50%规则”)暂停实施一年。这一决定源于10月底中美两国在韩国釜山达成的综合性和解协议,该协议涵盖出口管制、关税、稀土、芬太尼四大领域。

对于深受美国出口管制影响的中国企业而言,这一年的暂停期意味着难得的喘息机会,但同时也暗示着未来更大的不确定性。


01 规则背景:从“名单点名”到“股权穿透”的管制逻辑演变

BIS于2025年9月30日发布的“50%规则”,本质上是一种管辖权延伸。该规则规定,只要一个实体被列入美国实体清单(Entity List)或军事最终用户清单(MEU List),其持股超过50%的子公司,无论位于哪个国家,都将自动受到相同的出口管制。

这一规则改变了美国出口管制的底层逻辑。过去,美国采取的是 “名单点名”制 ,只有被明确列入清单的法人实体才受到限制。而新规则实现了 “穿透式”覆盖 ,对母公司的“单点”制裁升级为对整个企业家族的“全面”封锁。

截至2025年9月,已有超过1000家中国企业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近80家中国企业被列入“军事最终用户清单”。据慧和规统计,50%规则的穿透计算将使实际受限实体数量扩大至近万家。

这一规则原定于2025年9月30日生效,并包括一项为期60天的临时通用许可证,给予企业短暂窗口期以完成或终止已进行的交易。


02 暂停执行:中美博弈下的战略性妥协

BIS规则的暂停执行绝非美方单方面的善意之举,而是中美博弈压力下的战略性妥协。

根据白宫于11月1日发布的官方情况说明书,此次中美釜山协议包含四大核心内容:BIS 50%穿透规则暂停实施一年(2025年11月10日至2026年11月9日)

  1. 芬太尼关税从20%降低至10%

  2. 对等关税维持10%并延期一年

  3. 中国稀土出口管制暂停

这种交换反映了中美之间的 “不对称博弈” :美国在半导体设备领域占据优势,中国则在稀土供应链上拥有话语权。美国80%以上的稀土依赖中国供应,当中方打出稀土这张王牌时,美方不得不做出妥协。

深层次看,这反映了中美科技脱钩的限度。完全“脱钩”对双方都是不可承受之重:美国半导体企业将失去最大市场,中国科技企业将面临技术断供。规则的暂停创造了一个暂时的休战期,美方需要时间重建稀土供应链,中方则需要窗口期突破技术瓶颈。


03 BIS的强硬态度:一年倒计时已经开始

尽管规则暂停执行,但BIS的措辞异常强硬,其明确部署了一个 “两阶段”方案,并表示规则将在一年后自动恢复执行。

根据BIS发布的最新文件(Docket No. 251106-0169),这一安排被严格定义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暂停阶段):自2025年11月10日起,至2026年11月9日止,暂时中止由“关联方规则”对《出口管理条例》(EAR)所做的所有更改。

第二阶段(重新执行阶段):自2026年11月10日起无限期执行,被暂时移除的许可要求和相关规定将 “重新添加回EAR中”。

BIS强调,这些恢复的条款与原始的“关联方规则”中的条款“完全相同”。这一强硬姿态表明,在BIS技术官僚层面,对于对中国的出口管制政策可能存在与美国政府高层不同的立场,甚至表现为“阳奉阴违”。


04 对中国企业的影响与机遇

  • 规避额外合规成本

暂停期内,中国企业将规避额外的合规成本投入。金融机构在贸易融资业务中,不再需要对交易对手进行三层所有权穿透审查,减少额外的合规审查时间和审查成本投入。

对于半导体、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前沿领域的企业,这意味着供应链不确定性的暂时缓解。此前,美元基金在尽调时就把“是否触发50%规则”写进风险清单,直接拉低了企业估值。现在,这一风险的暂时解除为企业融资创造了更有利环境。

  • 战略窗口期打开

对国内半导体产业而言,规则的暂停无疑是一阵及时雨。此前被搁置的扩产计划将重新启动,预计11月10日规则正式暂停后,国内晶圆厂将抛出超大金额半导体设备订单。

这一年的暂停期为企业赢得了宝贵的 “技术适配和系统替代周期” 。那些原本还在测试阶段的国产EDA软件、AI框架、材料替代项目,可以在不被打断的情况下快速推向量产。

  • 进出口贸易回暖

关税政策的调整也为进出口企业带来利好。美国将中国商品的“芬太尼相关”关税从20%降低至10%,使中国商品的平均累计关税率从57%降至47%。同时,10%对等关税将维持至2026年11月9日。

这一变化意味着进口商在申请贸易融资时,授信额度计算中的关税成本部分下降,银行的风险敞口相应减少,可能提高授信额度或降低保证金比例。


05 企业应对策略:在窗口期中布局长期能力

面对这一年的战略窗口期,中国企业应采取以下策略:

  • 加速供应链结构调整

企业应加紧推进对其全球供应链、合作伙伴及自身股权架构的深度尽职调查,识别供应链脆弱点。对于确实需要美国来源产品的业务,应尽快构建备用的获取渠道或提前进行备货。

在半导体领域,企业可以借机将原本分散在比利时、日本、美国的关键环节,快速复制到国内,进行 “全线替代验证” 。即使良率暂时偏低,只要能将美国因素占比降到49%以下,未来再扩产时就不会再被“穿透规则”卡脖子。

  • 强化合规体系建设

企业应建立股权穿透审查机制和合规声明机制,不仅筛查是否属于受限清单,还要筛查是否达到50%持股阈值;并且通过合规声明机制:主动向合作伙伴提供股权穿透证明与合规承诺函,构建信任。

在筛查对象方面,应对全集团、全体系进行全面股权梳理,掌握各级持股比例、控制关系、间接持股路径。

同时,企业需要建立实时监控系统,追踪BIS、OFAC制裁与管制清单更新,并在合同中保留退出条款、补救条款、风险赔偿条款,以防被限制实体行为对公司造成冲击。

企业可通过“慧和规”平台,实现黑名单的穿透式风险筛查,并且实时监控BIS和OFAC制裁动态和政策变化,主动防控风险。

  • 把握国产化替代机遇

这一规则暂停验证了半导体国产替代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从长期看,技术自主可控已不是选项,而是生存必需。中美科技博弈的常态化意味着,任何外部依赖都可能成为被攻击的弱点。

企业应加大对国产设备和技术的验证与采购力度,利用这一窗口期培育本土供应链。这不仅是为了应对未来的管制风险,更是企业长期竞争力的关键。

未来一年,国内半导体设备采购金额可能创下历史纪录,而更重要的是一批国产企业将在这场危机中成长为真正的行业巨头。

市场的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在规则暂停的窗口期把握产业变革的主线,这或许是未来一年最重要的战略逻辑。

对于中国企业而言,这一年的暂停期既是机遇也是警示。它提醒我们,只有掌握核心技术,实现真正的自主可控,才能在日益复杂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免责声明

本文章仅供读者参考阅读,文中引用的部分数据是基于网络收集的公开信息整理而成。由于信息来源的广泛性和时效性,我们无法保证所有数据的绝对准确性和完整性。因此,对于文中可能存在的不正确数据引用或信息偏差,我们不承担任何责任。

我们致力于为读者提供客观、准确的信息,但受限于信息获取渠道和自身能力,难免存在疏漏和不足。如果您对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发现任何错误,请及时通过后台与我们联系。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您的反馈,并根据实际情况对相关文章进行更正或下架处理。

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关注“慧和规”公众号,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