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欧洲RISC-V处理器IP供应商Codasip正式宣布启动加速出售程序。在首席执行官罗恩·布莱克(Ron Black)的推动下,这家曾获3.8亿欧元融资的初创企业计划在未来三个月内完成交易。
Codasip成立于2016年,是最早一批投入RISC-V架构的公司之一。根据官方公告,Codasip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基于RISC-V指令集的处理器内核设计工具链,覆盖从定制化IP开发到软件生态支持的全流程。公司当前拥有250名员工,其中57%为硬件工程师,30%专注软件研发,形成“软硬协同”的技术团队结构。
这次出售,背后折射出RISC-V生态竞争加剧、行业整合加速的趋势,而Codasip的技术资产与团队架构或成为巨头补全生态链的关键拼图。
RISC-V赛道竞争白热化,初创企业难抗巨头下沉
据透露,Codasip在公司财务层面已获得1.19亿欧元股权融资及政府拨款,并计划通过后续融资再筹集2.1亿欧元,总融资目标达3.29亿欧元。此外,其参与的欧盟及国际财团项目未来或释放5100万欧元以上增量资金,但需满足技术国产化指标。
但值得注意的是,布莱克坦言“大部分资金尚未到账”, 已到账资金中,政府补贴占比达45%,股权融资仅占30%,其余为项目合作拨款——现金流压力成为加速出售的直接诱因。
Codasip的困境并非孤例。近年来,RISC-V生态呈现“巨头下沉、初创承压”的格局。
在工具链方面,2024年EDA巨头新思科技(Synopsys)推出覆盖低功耗到高性能的RISC-V核心IP产品矩阵,直接冲击初创RISC-V工具企业生存空间;IP方面,美国RISC-V IP龙头SiFive于2023年重组业务,聚焦高端计算市场,侧面印证中低端赛道面临的盈利挑战;最后是芯片方面,由英飞凌、ST、NXP、高通、Nordic、博世等厂商组成的Quintauris联盟正开发定制化RISC-V处理器,强化垂直领域话语权。
在此背景下,Codasip 也陷入困境,其创始人 Karel Masarik 于 2022 年转而管理 Codasip Labs 子公司,专注于低功耗RISC-V芯片开发。
行业分析师指出,RISC-V开放架构虽降低技术门槛,但生态建设需要持续投入,中小型厂商在工具链完善度、客户覆盖面上难以与巨头抗衡。
出售动因:战略收缩还是生态卡位?
资料显示,Codasip的 Studio™ 是一种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工具,可用于开发和定制 RISC-V 处理器。此外,公司还提供一系列标准应用和嵌入式 RISC-V 处理器,这些处理器采用 Studio 开发,提供行业标准 RTL 版本,且全部符合汽车级标准。公司还拥有基于 CHERI(能力硬件增强型 RISC 指令集)的处理器及配套软件组合,旨在解决内存安全违规问题。最后,公司正在开发高性能应用处理器组合,这些处理器主要受益于欧盟的大部分融资。
Codasip Studio定制流程。(来源:Codasip)
公司当前现金流无法支撑长期研发,出售是唯一理性选择。Codasip董事会决定加速出售的导火索,源于早期收到的收购意向。其技术资产具备三大吸引力,首先是四大核心业务领域,买方可选择性收购:
RISC-V处理器IP核:覆盖从32位到64位的多款核心,支持自定义扩展指令集。
AI加速器设计:基于RISC-V架构的神经网络处理单元(NPU),已与英伟达合作开发边缘AI解决方案。
工具链与EDA软件:Codasip Studio支持从架构设计到物理实现的全流程,与Synopsys VDK存在直接竞争。
汽车电子验证平台:专为ISO 26262标准设计的验证工具,获宝马、大众等车企采用。
Codasip RISC-V内核系列。(来源:Codasip)
另外两点分别研发团队独立性和政府资金绑定。Codasip的硬件、软件、工具链团队可独立运营,降低整合风险;此外公司已获批的欧盟项目资金或随资产转移,提升交易价值。
《电子工程专辑》曾在2023年采访Codasip大中华区总经理胡征宇,从AI SoC定制的大趋势下,更容易看出RISC-V和Codasip工具链的优势所在。相关阅读:《为什么说定制计算是大势所趋,而RISC-V架构是天选之子?》
CEO布莱克强调,此举旨在“为股东和员工寻找最佳出路”,但未透露潜在买家身份。
市场猜测可能有几种收购方向,一是意法半导体、恩智浦等需强化RISC-V布局的芯片设计或IDM企业;二是Cadence或Imagination等欲补全工具链的EDA/IP厂商;三是中国企业通过海外收购获取技术资产。对于买家而言,Codasip的AI加速器设计能力与汽车电子验证平台极具吸引力,而其工具链技术则可能成为挑战Synopsys VDK的关键筹码。
RISC-V生态进入“精耕细作”阶段
从行业视角来看,Codasip 的出售可能反映出 RISC-V 生态系统中的一些挑战。尽管 RISC-V 指令集的开放性带来了兴趣,但围绕它建立成功业务的道路并不平坦。
IDC EMEA 高级研究总监 Andrew Buss 表示,CPU 设计成本高昂,长期资金至关重要。如果市场接受度低,收入无法立即获得,这一点在 Arm 基础 CPU 上也有所体现。在数据中心,Arm 除了超大规模供应商设计自己的产品外,并未获得太多牵引力。由于需求疲软,Ampere 最近被软银收购。
Codasip出售案或成为RISC-V赛道整合的标志性事件。
一方面,初创企业需重新评估“轻资产模式”的可持续性,工具链、生态支持等“重投入”领域或加速向头部集中;另一方面,巨头通过并购快速补全技术版图,将推动RISC-V从“开源协作”向“商业闭环”演进。
对于终端应用市场,此轮整合可能带来更成熟的RISC-V解决方案,尤其在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等对安全性要求严苛的领域。但行业亦需警惕垄断风险——若少数厂商掌控关键IP,或削弱RISC-V“开放中立”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