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深圳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电子信息窗口
显示驱动芯片市场告别寒冬迎来春天,背后的推动力来自哪?
2023-03-02 来源:网络整理
837

关键词: 驱动芯片 人工智能 消费电子

对于显示驱动芯片,很多业者都认为是“大厂无意、小厂吃饱”的产品类别。不过,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比如模拟芯片大厂TI也是显示驱动芯片市场中的一员。同时,知名市场研究机构Omdia曾在去年11月份预测,显示驱动芯片可能在未来数年内出现下跌的趋势,产业寒冬可能要持续到2029年。


然而,显示市场风云变幻,驱动芯片也跟着躁动。仅仅过去一个季度的时间,如今显示驱动市场一扫寒冬论,无论是中国市场还是全球市场都将在2023年开启景气之年,产业的春天如期而至。


01
显示驱动芯片行业现状

1.显示驱动芯片市场规模

随着物联网、5G通信、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不断成熟,消费电子、工业控制、汽车电子、医疗电子、智能制造等集成电路主要下游制造行业的产业升级进程加快,中国显示驱动芯片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从2017年的118.3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452.9亿元。2022下半年因手机等消费电子显示驱动芯片需求低迷,市场规模降至约368.2亿元。未来随着OLED领域和车载领域应用需求的增长,市场规模预计将平稳恢复至403.9亿元。


2.显示驱动芯片出货量

随着AR/VR等新兴应用领域的发展加速,Mini/Micro-LED显示应用加快落地。Mini/Micro-LED继承了OLED优点,在体积微型、低耗电、高色彩饱和度、反应速度上更加优秀,同时比OLED的使用寿命更长,可以基本满足AR/VR对微显示器的所有技术需求,有望成为下一代主流显示技术。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显示驱动芯片出货量达46.6亿颗,预计2023年中国显示驱动芯片出货量将达50.9亿颗。


3.显示驱动芯片细分领域出货量

从细分领域来看,显示驱动芯片市场可分为整合型芯片和分离型芯片。整合型显示驱动芯片的增长主要来自市场范围的扩大以及整合型AMOLED显示驱动芯片占比的上升,而分离型显示驱动芯片的增长主要来自TFT-LCD的车载显示、笔记本电脑及4K、8K超高清电视渗透率的提升。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TFT-LCD显示驱动芯片出货量达37.5亿颗,TDDI出货量达6.7亿颗,AMOLED显示驱动芯片出货量达2.3亿颗。预计2023年TFT-LCD显示驱动发展潜力更大,出货量将达39.7亿颗。


4.显示驱动芯片的下游应用

显示芯片的终端应用市场主要有智能穿戴、手机、工控显示、平板电脑、IT显示、电视及商显等。其中,智能穿戴、手机、平板电脑等细分市场可统称为智能移动终端市场。预计2023年电视及商显应用领域显示驱动芯片出货量最大,将达25.3亿颗;其次为IT显示领域,出货量将达22.1亿颗。




02

一度“非常不乐观”的市场

去年,显示驱动芯片市场当状况,在全球头部厂商经营数据中已经有直观体现。

根据联咏公布的月度营收数据,公司Driver IC业务板块业绩在二季度末急转直下,9月营收仅为37.9亿元新台币,较2022年前四个月水平已缩水逾50%,股价亦同步“腰斩”,其净存货也从去年末的141.8亿元新台币,大幅攀升至年中的188亿和三季度末的171.8亿元新台币。

韩系显示驱动芯片大厂LX Semicon(Silicon Works)三季度也出现营收20.1%的环比跌幅,同比去年下滑约5.3%,与此同时,该公司9月末存货飙升至4483亿韩元,同比去年末时点大幅增长122.9%。

随着设计公司经营形势变化,投片量调整也已开始波及代工环节,研究机构TrendForce所统计的全球前十大代工厂二季度营收中,力积电(PSMC)是唯一一家出现环比营收下滑的厂商,占据其业务相当比重的消费性DDI订单下滑正是一大原因。从后续公布的月度数据看,力积电三季度营收不但延续环比下滑态势,9月单月营收甚至已同比转跌0.38%,转产电源管理芯片等策略显然未能抵消显示驱动芯片这一营收支柱的动摇,另一显示驱动芯片代工大厂世界先进(VIS),9月营收同比下滑11.5%,三季报显示大尺寸面板显示驱动芯片代工收入骤降。

而在大陆厂商中,部分已上市的显示驱动芯片设计公司已发布三季度财报,从中亦可窥见市场环境变化的影响。某家显示驱动芯片处于国产品牌领先群的厂商三季度营收同比下降约13%,环比上季亦出现两位数百分比降幅,在营收下滑的同时,当季末时点存货则较年初增长逾100%,资产减值损失同比飙升逾500%,主要为当期计提存货备抵增加所致。

值得注意的是,计提存货备抵增长,通常意味着期末存货项目可变现净值较存货账面成本的落差有进一步拉大,折射出当前下游消费市场的压力。

集微咨询资深分析师王永攀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基于对部分公司情况的了解,当前市场环境确实非常不乐观,相对高端的AMOLED驱动芯片价格尚具韧性,而LCD显示驱动芯片去年市场最火爆阶段曾涨到2美元,如今价格已回到了接近2020年行情爆发前的水平。

除了价格压力,王永攀还提示需留意相关厂商“量”的挑战,由于下游面板厂商减少采购,部分企业库存周转被动放缓,存货被垒高到“非常惊人”的水平。

无独有偶,前述上市公司在投资者交流活动中也表示,“公司多数产品的销售价格目前均维持稳定,三、四季度的业绩,都不是价格变动的因素,主要是量的波动”。

如果说下游消费量、价同步萎缩是对显示驱动芯片市场的“第一击”,那么芯片厂商的反应则可能进一步加剧周期波动,前述公司就透露,“部分新设企业只重实现销售,不重盈利”对产品毛利率带来竞争压力。

另据台媒报道,显示驱动芯片相关中国台企在减少投片、协商代工封测价格折扣的同时,相互之间的价格战风险也已浮现,不少中小DDI公司价格已跌破底线,联咏和其他头部厂商不排除也将跟进以消化天量库存。相比之下,大陆厂商当前尚有“定力”,一位行业人士就向集微网透露,大陆DDI代工厂尽管也进行了报价上的一定调降,但“没有那么多砍单”。

不过尽管局部品类、局部区域市场显露韧性,但显示驱动芯片市场整体上依然面临严峻挑战,尤其令人担忧的是,此前两年景气期积累的财务盈余及新入场资本,在周期新阶段可能反而拖长或加剧厂商间“厮杀”烈度。



03
显示驱动芯片市场背后的推动力


我们先看一下最新的数据预测。在全球显示驱动市场方面,CINNO的预测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显示驱动芯片将一扫2022年的低迷,重回正向增长的赛道,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117.9亿美元,相较于2022年的110亿美元,同比增长7.18%。



针对国内的显示驱动芯片市场,CINNO在相关报告中指出,虽然2022年因为因手机等消费电子显示驱动芯片需求低迷,市场规模降至约368.2亿元,但这种消极的市场情绪并不会顺延至2023年,预计2023年中国显示驱动芯片市场的规模将达到403.9亿元,同比增长9.7%。



当然,无论是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全球显示芯片要恢复到2021年的水平还需要一些时间,好在显示驱动市场没有按照Omdia的预测一泻而下。那么,推动显示驱动芯片重回增长的因素有哪些呢?

首先从终端市场来看,虽然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和可穿戴设备为代表的消费市场依然有库存方面的压力,不过汽车市场带来的增量是非常可观的。2023年,单车屏幕数量将从传统的1块为主流升级到2-3块屏幕为主流,并且部分智能汽车单车搭载的屏幕将达到4块,甚至是超越4块。根据沪电股份的研究报告,预计国内市场单车搭载的屏幕数量将从2020年的1.5块,提升到2023年的1.9块。

除了汽车市场,实际上2023年工控显示、电视、商显和智能终端对于显示芯片的需求都将重回正增长,其中工控显示市场的同比增幅可能接近10%。对于工控显示市场而言,屏幕是人机交互的主要窗口,用量将逐年递增,也将带动显示驱动芯片的用量。

从面板方面来看,OLED驱动芯片市场的增速是较为明显的。Omdia最新报告显示,由于2023年将会有更多的智能手机、智能手表、OLED电视、便携电脑等终端设备搭载AMOLED屏幕,因此AMOLED显示驱动芯片出货量有望同比增长14%,达到11.6亿颗。同时,Omdia认为,此后的数年里AMOLED显示驱动芯片出货量将逐年增加,在2029年之前都是景气周期,2022年至2029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2%。

而在LCD屏幕方面,我们近期的几篇文章都已经提到了,2023年全球LCD市场将开启新一轮的“王氏周期”,各大厂商的产线稼动率将显著提升,产能大幅提升,这也将带动显示驱动芯片的出货量提升。

另一个可观的增量产品是MLED,包括Mini LED和Micro LED。在Mini LED面板里,驱动芯片模块约占整体成本5-10%左右。随着Mini LED和Micro LED屏幕分区的增加,显示驱动芯片的用量也将继续提升。

综合上述的市场和产品元素来看,2023年显示驱动芯片不会进入寒冬,在多重利好因素的驱动下,产业春天已经来临。



04
国产显示驱动的自有周期


春暖花开,微风拂面。然而,在显示驱动新一轮旺周期里,大部分国产厂商却很难享受到这波红利。

2021年,由于全球晶圆产能不足,导致显示驱动芯片也成为紧缺的芯片资源。在这个窗口期,国产显示驱动芯片得到发展机遇,得到了一些市场份额,其中集创北方曾在2021年取得4%的全球市场份额,成为全球前十大厂商之一。

然而,国产显示芯片有自己的产业周期。目前,国产面板已经进入高端产品阵营,在国产替代的趋势下,显示面板和驱动芯片联动已经成为既定的产业战略。这就导致,只有集创北方、格科微、奕斯伟等公司能够获得优势资源。因此,在全球显示驱动这波旺周期里,国产厂商需要先经历两极分化的淘汰赛。

从技术类别上看,目前国产厂商在TFT-LCD驱动芯片方面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也因此这部分市场的价值量被快速压缩。有从业者表示,国产芯片企业如果冲高失败,那么为了夺取中低端市场,会很快把低端市场做烂,国产显示驱动和国产MCU都有这样的市场特点。

在AMOLED和MLED等更新、更高端的市场,目前国产厂商还存在技术差距。以AMOLED驱动芯片为例,目前市场主要由瑞鼎、联咏等中国台湾企业以及三星LSI等韩国企业把控,其中三星LSI在2021年的AMOLED显示驱动市场的市占比一度接近50%,达到了48.1%。在这方面,公开消息显示,国内目前只有集创北方有技术突破,但是市场份额还很小。




总结

2023年,显示产业迎来大升级,目前国内已经出现多个OLED和MLED的新项目。同时,全球LCD市场结束了上一周期,开启了新周期,这些因素让显示驱动芯片市场一扫寒冬论,成为全球芯片市场复苏的排头兵。

不过,国产芯片企业目前还在进行技术追赶和产业洗牌,分散了一部分了精力,但这也是产业落后需要付出的代价。